出自宋代佚名《琵琶》:
粉胸繡臆誰家女,香撥星星共春語。
七盤嶺上走鸞鈴,十二峰頭弄云雨。
千悲萬恨四五弦,弦中甲馬聲駢闐。
山僧撲破琉璃缽,壯士擊折珊瑚鞭。
珊瑚鞭折聲交戛,玉盤傾瀉真珠滑。
海神驅(qū)趁夜?jié)兀瘐咎ご罕?/span>。
滿坐紅妝盡淚垂,望鄉(xiāng)之客不勝悲。
曲終調(diào)絕忽飛去,洞庭月落孤云歸。
注釋參考
海神
傳說的海中之神。《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始皇 夢(mèng)與海神戰(zhàn),如人狀。” 唐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拜岳及天臺(tái)投龍畢卻赴京師》:“白鶴迎來天樂動(dòng),金龍擲下海神驚?!?/p>
驅(qū)趁
猶驅(qū)趕。 唐 杜甫 《催宗文樹雞柵》詩(shī):“驅(qū)趁制不禁,喧呼山腰宅?!?宋 周密 《癸辛雜識(shí)續(xù)集上·船吼》:“庚寅歲十一月朔, 西興渡 以舟子不謹(jǐn),驅(qū)趁渡人上沙太早,既而潮至,趨岸不及,溺死者近百人?!?/p>
江娥
湘君 的別稱。又稱 湘娥 、 江君 。 唐 李賀 《李憑箜篌引》:“ 江娥 啼竹 su{1*1}女 愁, 李憑 中國(guó)彈箜篌?!?清 施閏章 《牽船夫行》:“伐鼓鳴鐃畫艦飛, 陽(yáng)侯 起立 江娥 笑?!?/p>
蹙踏
亦作“ 蹙蹋 ”。1.踩踏。 唐 張說 《雜曲歌辭·破陣樂》:“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騎騑騑;蹙踏 遼河 自竭,鼓噪 燕山 可飛?!?宋 蘇軾 《書韓干<牧馬圖>》詩(shī):“樓下玉螭吐清寒,往來蹙踏生飛湍?!薄独蠚堄斡洝返谑兀骸岸械牭蔑L(fēng)聲,水聲,人馬蹙踏聲,旌旗熠燿聲。” 清 葉申靄 《題海州陳參戎治鹽梟投械歸農(nóng)圖》詩(shī):“烏揵蹙蹋牽風(fēng)鳴,灘場(chǎng)有地各遷徙?!?/p>
(2).壓倒。 宋 蘇軾 《次韻章傳道喜雨》:“先生筆力吾所畏,蹙踏 鮑 謝 跨 徐 庾 ?!?/p>
(3).踐臨;到達(dá)。 清 黃鷟來 《冬日送程與山歸新安》詩(shī):“平生尚游跡,蹙踏造化窟。”
(4).踢。 清 褚人穫 《堅(jiān)瓠首集·踢球》:“毬名踏踘,始於 軒后 軍中練武之劇,蹙蹋而戲。”
春冰
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險(xiǎn)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孔 傳:“春冰畏陷?!?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shī)序》:“念負(fù)重於春冰,懷御奔於秋駕?!?唐 李群玉 《杜門》詩(shī):“達(dá)生書一卷,名利付春冰?!?宋 陸游 《示二子》詩(shī):“豈不懷榮畏友朋,一生凜凜蹈春冰?!?/p>
佚名名句,琵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