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歐陽修《贈杜默》:
南山有鳴鳳,其音和且清。
鳴於有道國,出則天下平。
杜默東土秀,能吟鳳凰聲。
作詩幾百篇,長歌仍短行。
攜之入京邑,欲使眾耳驚。
來時上師堂,再拜辭先生。
先生頜首遣,教以勿驕矜。
贈之三豪篇,而我濫一名。
杜子來訪我,欲求相和鳴。
顧我文字卑,未足當豪英。
豈如子之辭,鏗鍠間鏞笙。
淫洼俗所樂,百鳥徒嚶嚶。
杜子卷舌去,歸衫翩以輕。
京東聚群盜,河北點新兵。
饑荒與愁苦,道路日以盈。
子盍引其吭,發(fā)聲通下情。
上聞天子聰,次使宰相聽。
何必九包禽,始能瑞堯庭。
子詩何時作,我耳久已傾。
愿以白玉琴,寫之朱絲繩。
注釋參考
南山
南山 (Nán Shān) 指終南山,在陜西省西安市南 Zhongnanshan鳴鳳
鳴鳳 (míngfèng) 指《鳴鳳記》,傳奇劇本,為明代王世貞門客作,寫楊繼盛與嚴嵩斗爭被害慘死的故事 the name of a drama in Ming Dynasty 皆奏鳴鳳?!濉?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更奏鳴鳳。音和
反切的一種。指反切上字與所切之字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切之字聲調(diào)及韻母相同。也稱“音和切”。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藝文二》:“所謂切韻者,上字為切,下字為韻。切須歸本母,韻須歸本等。切歸本母,謂之音和,如‘德紅’為‘東’之類?!隆c‘東’同一母也?!薄肚许嵵刚茍D·檢例下》:“凡切字,以上者為切,下者為韻,取同音、同母、同韻、同等四者皆同,謂之音和?!?/p>
歐陽修名句,贈杜默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