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徐鉉《陳侍郎宅觀花燭》:
今夜銀河萬里秋,人言織女嫁牽牛。
佩聲寥亮和金奏,燭影熒煌映玉鉤。
座客亦從天子賜,更籌須為主人留。
世間盛事君知否,朝下鸞臺(tái)夕鳳樓。
注釋參考
寥亮
清越響亮。后多作“嘹亮”。 晉 向秀 《<思舊賦>序》:“鄰人有吹笛者,發(fā)聲寥亮?!?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吾昨夜夢游月宮,諸仙娛予以上清之樂,寥亮清越,殆非人間所聞也?!?清 陳維崧 《賀新郎·月夜泊舟平望》詞:“寥亮空潭飄水調(diào),客船孤燭,冷聽來,怕月又向前村掛?!?/p>
金奏
(1).敲擊鐘鎛以奏樂。常用以指廟堂音樂?!吨芏Y·春官·鍾師》:“鐘師掌金奏。” 鄭玄 注:“金奏,擊金以為奏樂之節(jié)。金謂鐘及鎛。” 唐 包佶 《祀風(fēng)師樂章·奠幣登歌》:“禮陳瑤幣,樂獻(xiàn)金奏。”《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杜儀 抽出一枝紅旗來,上有‘金奏’二字。當(dāng)下樂聲又一齊大作起來?!?/p>
(2).泛指音樂或樂聲。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阮咸》:“達(dá)音何用深,識(shí)微在金奏。” 唐 陳子昂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哀響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明 劉基 《玉漏遲·初夏》詞:“枝上鳴蜩,斷續(xù)一庭金奏?!?/p>
燭影
(1).燈燭的光亮。 唐 杜甫 《夜》詩:“絶岸風(fēng)威動(dòng),寒房燭影微?!薄端问贰ゆ?zhèn)王竑傳》:“未幾,遙見燭影中一人已在御坐?!薄痘ㄔ潞邸返谒亩兀骸昂雎狅`颼的風(fēng)起,檐下一樹丁香花紛紛亂落,瞥見金光一閃,燭影無焰,有個(gè)垂髫女子……空手站在炕前。” 瞿秋白 《餓鄉(xiāng)紀(jì)程》十二:“黯黯的燭影,寂寂的風(fēng)聲?!?/p>
(2).燈燭之光映出的人、物的影子。 唐 李嶠 《銀》詩:“思婦屏輝掩,游人燭影長?!?唐 盧綸 《送黎兵曹往陜府結(jié)親》詩:“步帳歌聲轉(zhuǎn),妝臺(tái)燭影重?!?/p>
熒煌
輝煌。 唐 李白 《明堂賦》:“崇牙樹羽,熒煌葳蕤?!薄度龂萘x》第五回:“龍駒跳踏起天風(fēng),畫戟熒煌射秋火?!?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竹青》:“開目,見高堂中巨燭熒煌?!?曹禺 等《膽劍篇》第四幕:“竹窗敞開,燈火熒煌?!?/p>
玉鉤
(1).玉制的掛鉤。亦為掛鉤的美稱。《楚辭·招魂》“掛曲瓊些” 漢 王逸 注:“曲瓊,玉鉤也……雕飾玉鉤,以懸衣物也?!?南唐 李璟 《攤破浣溪沙》詞:“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元 關(guān)漢卿 《緋衣夢》第一折:“珠簾簌,玉鉤彎,紗窗靜,緑閨閑?!?清 秋瑾 《風(fēng)雨口號(hào)》:“啣泥燕子多情甚,小語依依傍玉鉤?!?/p>
(2).喻新月。 南朝 宋 鮑照 《翫月城西門廨中》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窓?!?唐 李白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詩:“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宋 張?jiān)?《花心動(dòng)·七夕》詞:“斷云卻送輕雷去,疎林外,玉鉤微吐?!?明 無名氏 《還帶記·二郎誚裴》:“疎影蕩銀河,漾清光,映碧波,玉鉤斜掛,冰輪墮?!?/p>
(3).喻女人小腳。 元 吳昌齡 《端正好·美妓》套曲:“襯緗裙玉鉤三寸,露春蔥十指如銀?!?明 徐霖 《繡襦記·逑葉良儔》:“掀羅幕蕩玉鉤,弓鞋裙襯雙鳳頭?!?/p>
(4).見“ 玉鉤斜 ”。
徐鉉名句,陳侍郎宅觀花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