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辨知閎達溢于文辭
出自宋代岳珂《林文節(jié)元佑日記帖贊》:
漢大中大夫東方曼倩之對孝武曰:誠得天下賢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
譬如以周召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畢公高備拾遺,蘧伯玉為太傅,博士則以顏閔,執(zhí)金吾以季路,衛(wèi)尉以卞嚴子,光祿以仲山甫,郡守以子產(chǎn),詹事以孔父,史魚司直,申伯為御,下至旄頭式候亦羿萬之伍,則唐虞之隆,成康之際,陳功比德,自無以喻。
武帝為之大笑,蓋甚言其難遇也。
今視元佑之時,彼固何足慕哉。
群賢拔茅,大奸脫距。
如確如惠,必斥必去。
師保萬民,維溫維潞。
大老既歸,百揆時序。
師表以韓,押麻以呂。
班廷謝門,紛鵷振鷺。
守正如王,博聞如雇。
錢劉曾孔,滃云烝霧。
其未登于錄者又不可一二數(shù)。
宣制正衙,天人交助,翕然閭巷,曰司馬雨。
公蓋異時攘臂于代言之間,而染指于同省之賂,雇猶有是語。
則是非之公,蓋未嘗不具也。
然則插齒吐吻,抉項結(jié)股。
委蛇其跡,偊旅其步。
雖辨知閎達溢于文辭。
而詼諧者猶皆不之與,后之君子其必知所去取矣。
幅紙之得,正邪以寓。
式闚厥衷,逸史是補。
注釋參考
閎達
(1).謂才識宏富通達?!稘h書·東方朔傳》:“方今 公孫丞相 、 兒大夫 …… 司馬遷 之倫,皆辯知閎達,溢于文辭,先生自視,何與比哉?” 唐 獨孤及 《唐故正議大夫右散騎常侍贈禮部尚書李公墓志銘》:“公生而好學(xué),地使然也;豁然閎達,天所縱也?!?明 于慎行 《<顏氏家訓(xùn)>后敘》:“侍郎博雅閎達,為 六朝 人望,所著書甚眾,其逸或不傳,顧獨有《家訓(xùn)》二十篇?!?/p>
(2).宏大通暢。 清 劉大櫆 《重修孫公橋記》:“爾乃九門閎達,積塊修延,如雄虹青蜺下飲乎潭瀨。”
(3).盛大;壯大。 章炳麟 《訄書·學(xué)變》:“上視 楊雄 諸家,牽制儒術(shù),奢闊無施,而三子閎達矣。”
文辭
(1).言詞動聽的辭令?!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把灾疅o文,行之不遠。 晉 為伯, 鄭 入 陳 ,非文辭不為功?!薄稇?zhàn)國策·秦策一》:“繁稱文辭,天下不治?!薄俄n詩外傳》卷十:“故使者必矜文辭,喻誠信,明氣志,解結(jié)申屈,然后可使也?!?/p>
(2).亦作“ 文詞 ”。文章?!妒酚洝げ牧袀鳌罚骸坝嘁运?由 光 義至高,其文辭不可概見,何哉?”《史記·儒林列傳》:“是時天子方好文詞,見 申公 對,默然?!?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宋 司馬光 《賢良策問》:“國家比下詔書,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豈特以學(xué)問之富貴為賢良,文辭之麗為方正邪?”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jié)構(gòu)》:“文詞稍勝者即號才人,音律極精者終為藝士?!?梁啟超 《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jié):“ 節(jié)性 ( 王符 )、 公理 ( 仲長統(tǒng) )雖文辭斐然,然止于政論?!?/p>
岳珂名句,林文節(jié)元佑日記帖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