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石《題陰山七騎圖》:
回巖客子賣墨人,諸孫賣筆筆有神。
墨翁已入蓬萊殿,筆孫有愧中書君。
邇來小孫兼好畫,兩幅溪藤七匹馬。
虎狼避路狐免藏,逆風(fēng)吹沙霜滿野。
邛崍關(guān)頭大渡河,使君五馬千丈坡。
獵將一圍看蠻走,醉敲銅鼓蠻踏歌。
急收此畫人莫識。
矍鑠之翁夸筆墨。
不知再泛洞庭船,袖中一劍隨飛仙。
注釋參考
銅鼓
銅鼓 (tónggǔ) 中國古代南方一些少數(shù)民族所使用的樂器,由用作炊具的銅釜發(fā)展而成,用銅鑄造。也指銅制軍鼓 bronze drum踏歌
踏歌 (tàgē) 傳統(tǒng)的群眾歌舞形式。古代很多民族都有。共同的特征是集體性,參加者圍成圓圈或排列成行,互相牽手或搭肩,上身動作不多,主要是腳下的舞步變化,邊歌邊舞 Ta-ge, singing and dancing at once李石名句,題陰山七騎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