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予作金娘怨,用楊白花故事
出自金代元好問《江梅引 泰和中,西州士人家女阿金,姿色絕》:
同郡某郎獨(dú)華腴,且以文采風(fēng)流自名。
女欲得之,嘗見郎墻頭數(shù)語而去。
他日又約於城南,郎以事不果來, 其后從兄官陜右,女家不能待,乃許* 聞?wù)弑?br>此州有元魏離宮,在河中*,士人月夜踏歌和云,魏撥來,野花開。
故予作金娘怨,用楊白花故事。
詞云,含情出戶嬌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春去秋來雙燕子,愿銜楊花入窠里。
郎中朝貴游,不欲斥其名,借古語之道。
讀者當(dāng)以意曉云。
骨化形銷,丹誠不泯,因風(fēng)委露,猶托清塵,是崔娘書詞, 事見元相國傳奇墻頭紅杏粉光勻。
宋東鄰。
見郎頻。
腸斷城南,消息未全真。
拾得楊花雙淚落,江水闊,年年燕語新。
見說金娘埋恨處。
蒺藜沙,草不盡,離魂一只鴛鴦去,寂寞誰親。
惟有因風(fēng),委露托清塵。
月下哀歌宮殿古,暮云合,遙山入翠顰。
注釋參考
楊白花
(1).樂府雜曲歌辭名。 北魏 名將 楊大眼 之子 楊白花 ,容貌瑰偉, 胡太后 逼通之。會父 大眼 卒, 白花 懼及禍,改名 華 擁部曲降 南朝 梁 。太后追思不已,為作《楊白花歌》,使宮人晝夜連臂蹋足歌之,聲甚凄婉。見《梁書·楊華傳》、《南史·王神念傳》。歌辭載《樂府詩集》卷七三。
(2).指柳絮。亦喻指薄倖之人。 唐 柳宗元 《楊白花》詩:“楊白花,風(fēng)吹渡 江 水。坐令宮樹無顏色,搖蕩春光千萬里。” 明 高啟 《楊白花》詩:“楊白花,太輕薄,不向?qū)m中飛,卻度 江 南落?!?/p>
故事
故事 (gùshì) 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old practice 奉行故事 虛應(yīng)故事 history 掌故,典故 舊事,先例 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宋· 蘇洵《六國論》 用作講述的事情,凡有情節(jié)、有頭有尾的皆稱故事 story 民間故事 英雄故事 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xiàn)主題的情節(jié),故事梗概 episode;plot元好問名句,江梅引 泰和中,西州士人家女阿金,姿色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