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策進(jìn)歸中御府,文章傳過帶方州
出自宋代蘇頌《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
詞源遠(yuǎn)遠(yuǎn)蜀江流,風(fēng)韻瑯瑯?biāo)磸R球。
擬策進(jìn)歸中御府,文章傳過帶方州。
未歸綸閣時(shí)稱滯,再換銅符政并優(yōu)。
嘆惜鐘王行草筆,卻隨諸吏寫毛頭。
注釋參考
策進(jìn)
(1).籌劃進(jìn)行。 廖仲愷 《致jiang{1-1}介{1~1}石函電》:“其他改革,亦俟兄來共同策進(jìn),不成則同去未晚也?!?/p>
(2).猶促進(jìn)。 梁啟超 《<新民議>敘論》:“使國民知受病所在,自警厲,自策進(jìn)?!?郭沫若 《沸羹集·謝陳代新》:“我們不是拿文化來做裝飾品,而是用文化來作為策進(jìn)人民幸福的工具。”
御府
(1).帝王的府庫。《史記·平準(zhǔn)書》:“胡降者皆衣食縣官,縣官不給,天子乃損膳,解乘輿駟,出御府禁藏以贍之。” 唐 李頎 《送李回》詩:“歲發(fā)金錢供御府,晝看仙液注離宮。”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唐高宗鎮(zhèn)庫墨》:“近於內(nèi)省 何道源 家,見數(shù)種古墨,皆生平未見,多出御府所賜。” 明 唐順之 《謝賜銀幣表》:“褭號出御府之珍,永以為寳;豸繡炫天孫之錦,豈曰無衣?!?/p>
(2).指主管御府的人。《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始皇 ﹞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 江 所沉璧也?!?/p>
(3).御史的官署。 唐 杜甫 《奉酬寇侍御見寄復(fù)寄寇》詩:“來簪御府筆,故泊 洞庭 船。” 仇兆鰲 注引 邵傅之 曰:“御史所居之署,謂之御史府?!?唐 王翰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xué)士賜宴得筵字》:“首命臺階老,將崇御府員?!卑?, 張說 嘗為御史大夫。
(4).主藏禁中圖書秘記的官署。 唐 韓愈 《送鄭十校理序》:“祕書,御府也,天子猶以為外且遠(yuǎn),不得朝夕視,始更聚書 集賢殿 ,別置校讎官曰學(xué)士,曰校理?!?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二游詩》之一:“直至 沉 范 輩,始家藏簡編。御府有不足,仍令就之傳?!?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huì)通一》:“ 唐 惟 貞觀 、 開元 最勝,兩都各聚書數(shù)部,至七萬卷。至 宣和殿 太清樓 龍圖閣 御府所儲,尤盛于前代?!?/p>
文章
文章 (wénzhāng) 原指文辭,現(xiàn)指篇幅不很長而獨(dú)立成篇的文字 article;essay 你看了晨報(bào)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泛指著作 literary works;writings 為文章?!啤?柳宗元《柳河?xùn)|集》 每為文章。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hidden meaning 話里有文章 事情;程序 thing;program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方州
(1).指大地。古謂天圓地方,故稱?!痘茨献印び[冥訓(xùn)》:“背方州,抱圓天。” 高誘 注:“方州,地也?!币嘀赣騼?nèi)?!睹魇贰な房煞▊鳌罚骸胺蛭壹幢皩m菲食,嘗膽臥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無救?!?清 陳夢雷 《華巖嶺》詩:“五岳峙方州,臺峰爭鼎闢?!?/p>
(2).指帝都?!段倪x·班固<典引>》:“卓犖乎方州,洋溢乎要荒。” 李周翰 注:“方州,帝都也?!?/p>
(3).指州郡。 唐 王維 《責(zé)躬薦弟表》:“顧臣謬官華省,而弟遠(yuǎn)守方州?!?宋 洪邁 《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帝王諱名……方州科舉尤甚,此風(fēng)殆不可革?!?/p>
(4).指州郡長官?!顿Y治通鑒·宋順帝昇平元年》:“訴以其私用人為方州。” 胡三省 注:“古者八州八伯,謂之方伯,后世遂以州刺史為方州。” 宋 王安石 《韓持國從富并州辟》詩:“他年佐方州,説將尚不納?!?清 許承卿 《送古古還沛》詩:“自此 虞翻 思弔客,誰從 唐舉 問方州?!?/p>
蘇頌名句,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