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之道《送陳南仲守象州》:
熊軾朱轓照野明,知君今赴象山行。
榮觀共作嘆嗟語,靜念獨傷離別情。
畏景逼人才數(shù)日,修涂計此始三程。
至?xí)r應(yīng)在中元后,好寄雙魚慰友生。
注釋參考
榮觀
(1).榮盛的景象?!杜f唐書·德宗紀上》:“命宰臣諸將送 晟 ( 李晟 )入新賜第,教坊樂, 京兆府 供帳食饌,鼓吹導(dǎo)從,京城以為榮觀?!?宋 司馬光 《論上元游幸札子》:“臣等竊惟上元觀燈,本非典禮,正以時和年豐,欲與百姓同樂,為太平之榮觀而已。” 明 唐順之 《重修涇縣儒學(xué)記》:“然祇以為太平之榮觀,而當(dāng)時所謂師弟子者不在也?!?/p>
(2).榮幸地觀賞。 漢 禰衡 《<鸚鵡賦>序》:“愿先生為之賦,使四坐咸共榮觀,不亦可乎!”
(3).猶榮名,榮譽。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名實》:“立名者,脩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薄端螘ね蹙春雮鳌罚骸俺急Ъ矕|荒,志絶榮觀,不悟圣恩,猥復(fù)加寵?!?/p>
謂宮闕。《老子》:“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河上公 注:“榮觀,謂宮闕?!?清 錢謙益 《絳云樓上梁以詩代文》之一:“與君無復(fù)論榮觀,燕處超然意有餘。”
嘆嗟
(1).嗟嘆,嘆息。 南朝 梁 何遜 《秋夕仰贈從兄寘南》詩:“撫弦乏歡娛,臨觴獨嘆嗟?!?唐 周繇 《經(jīng)故宅有感》詩:“昔年埏埴生靈地,今日生人為嘆嗟?!?/p>
(2).贊嘆。 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引》:“今之新圖有二馬,復(fù)令識者久嘆嗟。” 唐 羅鄴 《趁職單于留別闕下知己》詩:“逢秋不擬同 張翰 ,為憶鱸魚卻嘆嗟?!?/p>
嗟嘆。 宋 曾鞏 《上歐陽學(xué)士第二書》:“及行之日,又贈序引,不以規(guī)而以賞識其愚,又嘆嗟其去?!?清 孫枝蔚 《閑居感懷》詩之六:“坐久生嘆嗟,非嫌主情衰。” 清 金和 《圍城紀事六詠·警奸》:“往往當(dāng)路橫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p>
靜念
(1).沉思默念?!蛾悤ば奂o》:“興言靜念,夕惕懷抱?!?唐 聶夷中 《過比干墓》詩:“靜念君臣間,有道誰敢論。” 清 厲鶚 《雪晴》詩:“苕穎行有時,靜念造物恩?!?/p>
(2).使思想感情寧靜、澄凈?!对企牌呋`》卷三六:“忌見一切生血物,宜齋戒靜念?!?/p>
傷離
為離別而感傷。 唐 王昌齡 《送程六》詩:“冬夜傷離在 五溪 ,青魚雪落鱠橙虀?!?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李青蓮詩》:“蓋古樂府多托於閨情女思, 青蓮 深於樂府,故亦多征夫怨婦惜別傷離之作?!?郁達夫 《贈別》詩:“傷離我亦天涯客,一樣青衫有淚痕?!?/p>
別情
(1).離別的情思。 唐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詩:“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前蜀 韋莊 《東陽贈別》詩:“無限別情言不得,回看谿柳恨依依?!薄对娍?978年第2期:“ 大虎 進山建水庫, 秀梅 赴約來送行。柳蔭下,訴別情?!?/p>
(2).另外的因由。越劇《庵堂認母》:“想必是娘不認母有別情。”
王之道名句,送陳南仲守象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