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游有遺趣,此樂死宜屢
出自宋代蘇轍《雨中陪子瞻同顏復長官送梁燾學士舟行歸汶上》:
客從南方來,信宿北方去。
手棹木蘭舟,不顧長江雨。
江昏氣陰黑,雨落無朝暮。
肅肅赴波濤,蒙蒙暗洲渚。
微涼入窗闔,斜吹濕蕉苧。
漂灑正紛紜,談笑方容與。
不知江路長,但覺青山鶩。
客去浩難追,落日平西浦。
東游本無事,愛此山河古。
周旋樽俎歡,邂逅英豪聚。
茲游有遺趣,此樂死宜屢。
賤仕迫程期,遷延防譴怒。
秋風日已至,輕舸行當具。
陰森古城曲,蒼莽交流處。
懸知別時念,將行重回顧。
非緣一寸祿,應作三年住。
注釋參考
遺趣
(1).前人的旨趣。 唐 包融 《阮公嘯臺》詩:“逝者共已遠,升攀想遺趣?!?/p>
(2).馀趣;馀興。 宋 蘇轍 《歸汶上》詩:“茲游有遺趣,此樂恐宜屢?!?/p>
樂死
(1).謂樂于效命?!稇?zhàn)國策·楚策一》:“法令既明,士卒安難樂死?!?漢 劉向 《說苑·指武》:“忘其身故必死,必死不如樂死,樂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義死,義死不如視死如歸?!?清 鄒容 《革命軍》:“一曰養(yǎng)成冒險進取,赴湯蹈火樂死不辟之氣概?!?/p>
(2).指樂于終老其地。極言對某地的喜歡。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三:“ 東坡 初入 荊谿 ,有‘樂死’之語,蓋喜其風土也?!?明 文徵明 《宜興善權寺古今文錄敘》:“ 宜興 古 荊溪 之地,帶江襟湖,在東南為山水之邑,谷巖幽窅,流瀨清激。昔人有‘樂死’之愿,其勝有可想者?!?/p>
蘇轍名句,雨中陪子瞻同顏復長官送梁燾學士舟行歸汶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