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王勃《出境游山二首》
源水終無路,山阿若有人。驅(qū)羊先動(dòng)石,走兔欲投巾。
洞晚秋泉冷,巖朝古樹新。峰斜連鳥翅,磴疊上魚鱗。
化鶴千齡早,元龜六代春。浮云今可駕,滄海自成塵。
振翮凌霜吹,正月佇天潯?;罔s凌翠壑,飛軫控青岑。
巖深靈灶沒,澗毀石渠沉。宮闕云間近,江山物外臨。
玉壇棲暮夜,珠洞結(jié)秋陰。蕭蕭離俗影,擾擾望鄉(xiāng)心。
誰意山游好,屢傷人事侵。
注釋參考
蕭蕭
蕭蕭 (xiāoxiāo) 形容馬嘶鳴聲 whinny and neigh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風(fēng)聲 sough;whistle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稇?zhàn)國策·燕策》 風(fēng)蕭蕭 冷落凄清的樣子 desolate 花白稀疏的樣子 thin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發(fā)蕭蕭離俗
(1).避開俗世。謂隱居。《韓非子·有度》:“離俗隱居,而以作非上,臣不謂義?!薄痘茨献印と碎g訓(xùn)》:“ 單豹 倍世離俗,巖居谷飲,不衣絲麻,不食五穀,行年七十,猶有童子之顏色?!?三國 魏 曹植 《七啟》:“ 玄微子 隱居大荒之庭,飛遯離俗,澄神定靈。”
(2).超出凡俗。 清 薛福成 《誥授奉直大夫戶部云南司主事王君墓志銘》:“ 王君 默抱孤芳,離俗超羣。”
擾擾
擾擾 (rǎorǎo) 形容紛亂的樣子 be thrown into confusion 綠云擾擾,梳曉鬟也。——唐· 杜牧《阿房宮賦》望鄉(xiāng)
望見故鄉(xiāng);遙望故鄉(xiāng)。亦借指思鄉(xiāng)。《禮記·奔喪》:“齊衰望鄉(xiāng)而哭,大功望門而哭,小功至門而哭,緦麻即位而哭。” 唐 劉長卿 《登臺(tái)遠(yuǎn)眺》詩:“古臺(tái)搖落后,秋入望鄉(xiāng)心?!?唐 李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詩:“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p>
王勃名句,出境游山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