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程公許《多勝亭》:
昌稱文章續(xù)灑漢,只合彯纓侍香案。
帝遺騎麟下大荒,肯為吾州一笑粲。
至今千里被膏沐,猶自{上雨下矞}云余絢燦。
后二百年來祖侯,不以左官興寤歡。
西園作堂娛歲豐,東城選勝湖波漫。
不知此湖孰經(jīng)始,秀水之涯矗堤垾。
花嶼逶迤雙徑通,荷蕩淼莽三塘貫。
憑堤筑臺夐清曠,羈官賴此匯憤惋。
嘉二三子南渡來,營葺頗能還舊觀。
風流轉(zhuǎn)燭冷如鐵,仆雨摧風存者半。
蹇余意倦直承明,次補適來忝藩翰。
腐不能通柱后文,拙尤不辨牙籌算。
自公政須豁滯懣,時屈何能事輪奐。
支傾補壞聊復爾,護邃培高足娛玩。
江山入手要彈壓,風月無邊供判斷。
高賢一語真實錄,勝游雖多此為冠。
水花岸草錯云錦,雨瘴清嵐無{1*1}界畔。
忘機自與鷗鷺親,無事從渠鳧鶩散。
老仙音塵可得追,移得盧家石堅悍。
題評倚重南軒翁,瞻相如瑟黃流瓚。
迂頑我豈經(jīng)世具,乞身去詠南山矸。
作詩聊與來者期,何去后思可稱贊。
尚友三賢自不差,時復憑熊一來看。
注釋參考
尚友
(1).上與古人為友?!睹献印とf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宋 朱熹 《陶公醉石歸去來館》詩:“予生千載后,尚友千載前?!?清 昭槤 《嘯亭雜錄·滿洲二理學之士》:“近日士大夫皆不尚友 宋 儒,雖 江 浙 文士之藪,其仕朝者無一人以理學著。”
(2).指與高于己者交游。 明 李贄 《覆耿中丞書》:“僕尚友四方,愿欲生死於友朋之手而不可得?!?/p>
三賢
(1).佛教語。指十住、十行、十迴向。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四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薄抖鼗妥兾募ぞS摩詰經(jīng)變文》:“越三賢,超十地,福德周圓入佛位。”參見“ 三賢十圣 ”。
(2).三個賢人。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 方魁 與同榜 方登 、 方吉 ,皆 唐 詩人缺唇處士 方干 之后,與 嚴子陵 、 范文正公 為釣臺三賢?!?明 瞿佑 《歸田詩話·樂天晚年》:“ 樂天 連為 杭 蘇 二州刺史,皆有惠政在民, 杭 則有三賢堂,併 林和靖 、 蘇東坡 祠之?!?沉礪 《展張蒼水墓》詩:“ 于 墓 岳 祠分鼎足, 西湖 一勺峙三賢?!?/p>
不差
不差 (bùchā) 全對,無差錯 all right 后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啤ぐ拙右住杜c元九書》 不錯,不壞 not bad 今年的麥收成想還不差?!~圣陶《火災·曉行》時復
猶時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不才時復託懷玄勝,遠詠 老 莊 。” 唐 杜甫 《溪上》詩:“ 西江 使船至,時復問京華?!?/p>
憑熊
借指地方長官。古時地方長官乘坐橫軾作熊形的車,故稱。 宋 王禹偁 《擬長孫無忌讓代襲刺史表》:“臣等乃位極廟堂,地分藩翰,下至憑熊之秩,盡為尸祿之人?!眳⒁姟?熊軾 ”。
一來
(1).來一趟?!蹲髠鳌は骞辍罚骸?晉 楚 將平,諸侯將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來。” 唐 白居易 《贈曇禪師》詩:“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尋師始一來。”《宋史·卓行傳·巢谷》:“ 蘇軾 責 黃州 ,與 谷 同鄉(xiāng),幼而識之,因與之游。及 軾 與弟 轍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嘗一來相見?!?/p>
(2).常與“二來”、“三來”等連用,列舉理由或目的。 元 關漢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來慶賀功勞,二來犒賞孩兒。”《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一來曉得姐姐的心事,二來見 鳳生 靦覥,心里也有些喜歡,要在里頭撮合?!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霸垡粊硎菫樾泻茫硪才屡K了我的店?!?朱自清 《給亡婦》:“你常生病,卻總不開口,掙扎著起來;一來怕擾我,二來怕沒人做你那分兒事?!?/p>
(3).謂某種動作或情況的出現(xiàn)。 魯迅 《故事新編·序言》:“不記得怎么一來,中途停了筆,去看日報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關著,唯恐別人看見他的秘密,你想,這樣一來別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紅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陽,大家若是都作些詩,喝點黃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來,天下準保太平無事了!”
(4).蒙語ire的音譯?!皝砹恕敝狻!度A夷譯語》等作“亦列”。 明 黃元吉 《流星馬》第二折:“通事見正旦云:‘也七阿媽薩一來四。’”參閱 方齡貴 《元明戲曲中的蒙古語》。
程公許名句,多勝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