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袁去華《訴衷情》:
荷花風(fēng)細(xì)竹娟娟。
新浴晚涼天。
鉤簾坐期素月,相對理朱弦。
歌扇底,舞裙邊。
舊因緣。
忔憎模樣,別沒包彈,只欠心堅。
注釋參考
忔憎
可愛;憐愛。 宋 黃庭堅 《好事近》詞:“思量模樣忔憎兒,惡又怎生惡?” 宋 石孝友 《清平樂》詞:“看你忔憎模樣,更須著我心腸?!?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第二折:“這廝闌散了雖離我眼底,忔憎著又在心頭。”亦作“ 忔憎憎 ”。 宋 劉過 《清平樂·贈妓》詞:“忔憎憎地,一捻兒年紀(jì)。待道瘦來肥不是,宜著淡黃衫子。”
模樣
模樣 (múyàng) 人的長相或裝束打扮的樣子 appearance;look 這孩子的模樣像他媽媽 表示約略 approximately 她呆了有半小時模樣沒包彈
謂無可批評、指摘;沒有缺陷。 宋 王楙 《野客叢書·杜撰》:“ 包拯 為臺官,嚴(yán)毅不恕,朝列有過,必須彈擊,故言事無瑕疵者曰沒包彈?!?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苦愛詩書,素閑琴畫,德行文章沒包彈?!?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規(guī)勸侍婢》:“看他儀容嬌媚,一個沒包彈的俊臉,似一片美玉無瑕?!?張煦侯 《秋懷室雜文·閑話包拯》:“直到現(xiàn)在,口語中還留著‘包彈’這個詞,評論人的好壞,一般都說‘有包彈’或者是‘沒包彈’。” 明 賈仲名 《蕭淑蘭》第四折:“我這里偷看,不由人心歡。沒襃彈,忒豐韻,表正形端?!?/p>
袁去華名句,訴衷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