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姚合《寄馬戴》:
天府鹿鳴客,幽山秋未歸。
我知方甚愛,眾說以為非。
隔屋聞泉細(xì),和云見鶴微。
新詩此處得,清峭比應(yīng)稀。
注釋參考
知方
(1).知禮法。語本《論語·先進(jìn)》:“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劉寶楠 正義引 鄭玄 曰:“方,禮法也?!薄逗鬂h書·桓譚傳》:“天下知方,而獄無怨濫矣?!?宋 葉適 《胡崇禮墓志銘》:“生而知方,學(xué)而蹈道,識當(dāng)成身,豈限常報!” 孫中山 《大總統(tǒng)告海陸軍士文》:“凡此攻城克敵之豐功,皆吾將士有勇知方之表證?!?/p>
(2).謂知道正確的行為方向。《荀子·君道》:“尚賢使能,ze{1~1}民知方?!?王先謙 集解:“知方,皆知所向?!?/p>
眾說
眾說 (zhòngshuō) 多種多樣的說法 various ideas 眾說紛紜以為
以為 (yǐwéi) 認(rèn)為 presume;think;believe;consider 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以為旦噬己也?!啤?柳宗元《三戒》 以為鄙吝?!巍?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顿Y治通鑒》 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鑒·唐紀(jì)》 以為豪?!鳌?魏禧《大鐵椎傳》 以為妙絕。——《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姚合名句,寄馬戴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