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樓鑰《送春》:
花披催蝶舞,柳暗受鶯遷。
過眼忽新夢,回頭誰少年。
溪云隨筍供,山雨近梅天。
詩思正無賴,一聲來杜鵑。
注釋參考
蝶舞
比喻蕩子之流piao{1~1}妓。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そ蚣堋罚骸胺溆蔚瑁嵖窦t粉青樓。”
柳暗
亦作“ 柳闇 ”。謂柳樹葉茂蔭濃。 唐 王維 《早朝》詩:“柳暗百花明,春深五鳳城。” 唐 溫庭筠 《秋日》詩:“柳闇山犬吠,蒲荒水禽立。” 宋 歐陽修 《重贈劉原父》詩:“新年花發(fā)見回鴈,歸路柳暗藏嬌鴉?!?/p>
鶯遷
亦作“鸎遷”?!对姟ば⊙拧しツ尽罚骸胺ツ径《。B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嚶嚶為鳥鳴聲。自 唐 以來,常以嚶鳴出谷之鳥為黃鶯,故以“鶯遷”指登第,或為升擢、遷居的頌詞。 唐 盧照鄰 《五悲·悲今日》:“各自云騰羽化,谷變鶯遷,鳴香車於闕下,曳珠履於君前。” 前蜀 毛文錫 《喜遷鶯》詞:“芳春景,暖晴煙,喬木見鶯遷。傳枝偎葉語關(guān)關(guān),飛過綺叢間?!?元 陳樵 《送烏經(jīng)歷歸二十韻》:“幾時嗟蠖屈,后日看鸎遷?!?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五:“今稱人遷官曰‘鶯遷’,本《詩經(jīng)》‘遷于喬木’之義。按《伐木》章‘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于喬木’,是‘嚶’字,不是‘鶯’字?!畤隆锁B之鳴聲耳?!d蠻黃鳥’當是鶯,而又無‘遷喬’字樣。然 唐 人有《鶯出谷》詩題,《盧正道碑》有‘鴻漸于磐,鶯遷于木’之文;則以‘嚶’為‘鶯’,自 唐 已然?!?/p>
樓鑰名句,送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