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晉曹操《善哉行 其二》:
自惜身薄祜,夙賤罹孤苦。
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
其窮如抽裂,自以思所怙。
雖懷一介志,是時(shí)其能與!守窮者貧賤,惋嘆淚如雨。
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我愿于天窮,瑯邪傾側(cè)左。
雖欲竭忠誠,欣公歸其楚。
快人由為嘆,抱情不得敘。
顯行天教人,誰知莫不緒。
我愿何時(shí)隨?此嘆亦難處。
今我將何照于光曜?釋銜不如雨。
注釋參考
泣涕
(1).眼淚?!对姟ぺL(fēng)·燕燕》:“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晉 陶潛 《詠貧士》之七:“年飢感仁妻,泣涕向我流?!?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獨(dú)居不御酒肉,坐臥泣涕霑衣?!?/p>
(2).哭泣?!盾髯印ご舐浴罚骸?曾子 泣涕曰:‘有異心乎哉!’” 宋 蘇舜欽 《答杜公書》:“設(shè)丈人有此才,逢此時(shí),而不得此位,則某必當(dāng)嘆息泣涕而相弔?!?清 戴名世 《先大人詩序》:“自恨無以發(fā)名成業(yè),以振先人之盛德與其文章,於是泣涕而書之?!?/p>
悲夫
悲嘆之詞。夫,語助?!肚f子·讓王》:“悲夫!子之不知余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觀者未覩指,聽者未聞音,猶焦朋翔乎寥廓,而羅者猶視乎藪澤,悲夫!”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后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悲夫!”
乞活
(1).到有糧之地就食求生。《晉書·東海王越傳》:“初, 東嬴公 騰 之鎮(zhèn) 鄴 也。攜 并州 將 田甄 、 甄 弟 蘭 ……等部眾萬餘人至 鄴 ,遣就穀 冀州 ,號(hào)為乞活?!?/p>
(2).逃亡求食的饑民。《晉書·石季龍載記下》:“ 農(nóng) 懼,率騎百餘奔 廣宗 ,率乞活數(shù)萬家保于 上白 ?!薄端螘ね蹑?zhèn)惡傳》:“時(shí)有一人 邵平 ,率部曲及 并州 乞活一千餘戶屯城南。”《資治通鑒·晉恭帝元熙元年》:“有 司馬文榮 者,帥乞活千餘戶屯 金墉 城南?!?胡三省 注:“ 惠帝 時(shí), 并州 饑荒,其吏民隨 東燕王 騰 東下,號(hào)曰乞活,是后,流徙逐糧者,亦曰乞活?!?/p>
(3).傳說中的巨人。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僬僥氏 三尺,短之至也……若 翁仲 、 巨毋霸 、 苻秦 、 乞活 、 夏默 等,長不能過二丈?!?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 苻秦 、 乞活 、 夏默 等,啖肉三十餘斤,其人長至二丈?!?/p>
安能
安能 (ān néng)豈能、怎能。
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安能舍其所樂,而從其所懼哉?!?文選.鮑照.還都道中作:「未嘗違戶庭,安能千里遊。」瑯邪
亦作“ 瑯琊 ”。亦作“瑯琊”。 1.山名。在今 山東省 諸城縣 東南海濱?!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拔嵊^於 轉(zhuǎn)附 朝儛 ,遵海而南,放於 瑯邪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南登 瑯邪 ,大樂之,留三月。”
(2)山名。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 西晉 伐 吳 , 瑯邪王 司馬伷 曾率兵駐此,因名。 宋 歐陽修 《醉翁亭記》:“環(huán) 滁 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瑯邪 也。” 清 黃景仁 《曉過滁州》詩:“最高知 瑯琊 ,翠色披滿襟?!?/p>
(3)指 秦始皇 時(shí)于 瑯玡山 上所建之 瑯邪臺(tái)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東陼鉅海,南有 瑯邪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 瑯邪 ,臺(tái)名也,在 渤海 間?!?/p>
(4)指 秦 瑯琊 刻石。 金松岑 《文學(xué)觀》:“碑之《泰山》、《之罘》、《瑯琊》、《會(huì)稽》;詞賦之《連珠》、《七發(fā)》是也?!?/p>
傾側(cè)
傾側(cè) (qīngcè) 倒向一側(cè),傾斜 swage 盆器傾側(cè)?!队莩跣轮尽で锫曉娮孕颉?突如其來一股逆流使船傾側(cè)曹操名句,善哉行 其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