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秦越瘠,謗讟鄒魯哄
出自宋代袁說友《沈德遠(yuǎn)守衢州用林子長通判送行韻》:
宦海足風(fēng)波,洶涌百態(tài)動。
更嗟為郡難,一木支橈棟。
利害秦越瘠,謗讟鄒魯哄。
區(qū)區(qū)美眾口,于道竟何用。
一墮怨憎機(jī),玉毀石可貢。
鄉(xiāng)來羞染指,負(fù)此淮陽重。
公今上柯山,威望壓群眾。
州橫車馬沖,吏黠機(jī)巧共。
寬猛嘆何適,往事成一夢。
利孔百已竭,舉手下輒訟。
其難皆如此,要以人折衷。
如公補(bǔ)天子,輕重識抱甕。
善刀而藏之,游刃真總總。
政成余嘯坐,事定略銜控。
人生五馬貴,愿公還舊供。
歸來佐雄略,一洗潢池弄。
我方煙霞痼,爾若丹霄鳳。
儻知下愚賢,應(yīng)笑臧文仲。
注釋參考
利害
利害 (lìhài) 關(guān)系;干系 relation 汝兄巨卿不來,有甚利害?何苦自哭如死?——《清平山堂話本》 禍害 disaster;curse 真人三回五次稟說:“此殿開不得,恐惹利害,有傷于人?!薄端疂G傳》 好的方面與壞的方面 gains and losses 不計(jì)利害 利害 (lìhai) 兇惡;猛烈 fierce;terrible 那條狗真利害 棘手,不好支應(yīng) devastating 這一手利害秦越
秦越 (Qín-Yuè) 春秋時(shí)兩個(gè)國家,一南一北相距很遠(yuǎn),不大往來。后比喻兩方疏遠(yuǎn) distant relationship 這公子賦性慷慨,原不是秦越肥瘠,不肯引手一救之人?!镀缏窡簟?h3>謗讟怨恨毀謗?!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懊駸o謗讟,諸侯無怨。”《隋書·儒林傳·何妥》:“屈辱既加,則有怨恨,謗讟之言出矣?!薄肚迨犯濉みx舉志二》:“時(shí)京僚瞢於時(shí)務(wù),謗讟繁興,原疏排斥眾議,言之剴切?!?/p>
鄒魯
(1). 鄒國 、 魯國 的并稱。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里為冠蓋,門成 鄒 魯 ?!?唐 楊炯 《益州新都縣學(xué)碑》:“國成 陶 唐 ,家成 鄒 魯 。”
(2). 鄒 , 孟子 故鄉(xiāng); 魯 , 孔子 故鄉(xiāng)。后因以“鄒魯”指文化昌盛之地,禮義之邦。 清 錢謙益 《河南河南府永寧縣知縣孫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鄒 魯 之遺教,作 江 漢 之名儒?!?/p>
(3).借指 孔 孟 。
袁說友名句,沈德遠(yuǎn)守衢州用林子長通判送行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