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印肅《頌十玄談還源》:
本來無住不名家,唯有西乾路不賒。
三度他心通敗闕,國師猶釣死蝦蟆。
注釋參考
本來
本來 (běnlái) 從一開始 from the beginning 向來,原來 originally 原先;先前 at first 理所當(dāng)然 of course無住
佛教語。實相之異名。謂法無自性,無所住著,隨緣而起。佛教稱“無住”為萬有之本。 唐 張說 《雜詩》之四:“悟滅心非盡,求虛見后生。應(yīng)將無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謝勮 《游爛柯山》詩:“惟將無住理,轉(zhuǎn)與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觀不可得。”
不名
不直呼其名,表示優(yōu)禮或尊重之意?!逗鬂h書·梁冀傳》:“ 冀 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薄端鍟すУ奂o(jì)》:“﹝ 義寧 ﹞二年春正月丁未,詔 唐王 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元年》載此事, 胡三省 注云:“凡朝會贊拜,則曰某官某;不名,亦殊禮也?!?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公( 魏文清 )清風(fēng)儉德,至今鄉(xiāng)里猶稱道勿衰,呼為 魏老尚書 而不名?!?/p>
西乾
西天。后用以指從西域傳入的佛教。 清 方以智 《物理小識·氣論》:“西乾止會通于惟心,彼離氣執(zhí)理,與掃物尊心,皆病也?!?/p>
釋印肅名句,頌十玄談還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