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萬鈞壓,一線那能牽
出自宋代劉黻《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
東都黨錮禍,機阱深九淵。
標榜起俊廚,接踵沈黃泉。
西園久握爵,龍門昧幾先。
忠魂招不返,炎祚孰以綿。
諒矣文君癡,猶覬冷燼然。
吁嗟萬鈞壓,一線那能牽。
注釋參考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冻o·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薄段倪x·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p>
(2).嘆詞。表示贊美。 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p>
(3).哀嘆;嘆息?!犊鬃蛹艺Z·執(zhí)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薄都魺粜略挕で锵阃び洝罚骸芭踵狄秩荒苤罗o?!薄都t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萬鈞
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鈞,古代重量單位之一,三十斤為一鈞。 漢 賈山 《至言》:“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東訪茶法利害見寄》詩:“譬欲輕萬鈞,當(dāng)令眾人負?!?清 趙翼 《甌北詩話·查初白詩》:“萬鈞腕力強于弩,朝射熊羆夜賦詩。” 陳毅 《冬夜雜詠·吾讀》:“ 東坡 胸次廣, 稼軒 力萬鈞?!?/p>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jié)裣隳?,一線新紅枕痕淺?!?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shù)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mao{1~1}澤{1*1}東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guān)事物之間的脈絡(luò)。《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xué)射于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xué)射于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yǎng)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清 宋潛虛 《徐節(jié)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fù)興,豈不悲哉!” 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jié):“其學(xué)界為螺線形,雖千變?nèi)f化,殆皆一線所引也?!?/p>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涂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悮半生?!?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后兼?zhèn)麘涯现蕖吩娭骸熬七吇ㄍ獯蚬匀耍俸髣偦匾痪€春?!?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jié):“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xué)界放一線光明而已?!?艾蕪 《人生哲學(xué)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p>
(4).第一線。指作戰(zhàn)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那能
方言。怎么樣。
出處: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凡諸形狀皆謂之態(tài),亦謂之能;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態(tài)字,猶通語言曾(俗作怎)么樣矣?!?
例句:殷夫 《監(jiān)房的一夜》:“ 小王 說:‘老和尚后來那能了呢?’說著笑了?!?
劉黻名句,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