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樓寄引簪裾客,鳳闕陪趨朔望朝。
出自唐朝李紳《初秋忽奉詔除浙東觀察使檢校右貂》
龍樓寄引簪裾客,鳳闕陪趨朔望朝。疏受杜門期脫屣,
買臣?xì)w邸忽乘軺。印封龜紐知頒爵,冠飾蟬緌更珥貂。
飛詔寵榮歡里舍,豈徒斑白與垂髫。
注釋參考
龍樓
(1). 漢 代太zi{1~1}宮門名?!稘h書·成帝紀(jì)》:“上嘗急召,太子出 龍樓門 ,不敢絶馳道,西至 直城門 ,得絶乃度,還入 作室門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之為名也?!?/p>
(2).借指太子所居之宮?!段倪x·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shī)序>》:“出 龍樓 而問豎,入 虎闈 而齒胄?!?李周翰 注:“ 龍樓 , 漢 太子門名也?!?唐 吳兢 《貞觀政要·忠義》:“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質(zhì)東宮,出入 龍樓 ,垂將一紀(jì)?!薄栋籽┻z音·馬頭調(diào)·太子逃難》:“想當(dāng)初,錦殿皇宮把福享彀,生長(zhǎng)在 龍樓 ;到而今,后面追趕無人救,龍目淚交流?!?/p>
(3).借指太子。 唐 劉長(zhǎng)卿 《至德三年春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浙西節(jié)度李侍郎五十韻》:“鳳駕瞻西幸,龍樓議北征。”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三:“ 杜相國(guó) 侍學(xué)龍樓一十七載, 咸豐 壬子薨於位?!?/p>
(4).指朝堂。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shī):“已去龍樓籍,猶分御廩儲(chǔ)。” 明 無名氏 《霞箋記·得箋窺認(rèn)》:“只恐他步云梯,登月殿,上龍樓,題虎榜,不念舊日鸞凰。” 清 曹寅 《明月逐人來·自御園與高淵公踏月歸村寓》詞:“長(zhǎng)念龍樓待漏,一丸冷雪,偏難過,玉闌百折?!?/p>
簪裾
古代顯貴者的服飾。借指顯貴?!赌鲜贰?jiān)鳌罚骸岸?茂陵 之彥,望冠蓋而長(zhǎng)懷; 渭川 之甿,佇簪裾而竦嘆。”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二:“ 星橋 擁冠蓋, 錦水 照簪裾?!?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二:“絲竹揚(yáng)帝熏,簪裾奉宸慶?!?清 方文 《久不得子留消息》詩(shī):“嗟爾有頑父,所志在簪裾?!?/p>
鳳闕
(1). 漢 代宮闕名?!妒酚洝ば⑽浔炯o(jì)》:“其東則 鳳闕 ,高二十餘丈。” 司馬貞 索隱引《三輔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銅鳳皇,故曰 鳳闕 也?!薄稘h書·東方朔傳》:“陛下以城中為小,圖起 建章 ,左 鳳闕 ,右 神明 ,號(hào)稱千門萬戶。” 顏師古 注:“ 鳳闕 ,闕名?!薄端囄念惥邸肪砹?晉 潘岳 《關(guān)中記》:“ 建章宮 圓闕,臨北道,鳳在上,故曰 鳳闕 也?!?/p>
(2).皇宮、朝廷。 晉 王嘉 《拾遺記·魏》:“青槐夾道多塵埃,龍樓鳳闕望崔嵬。” 唐 楊炯 《從軍行》:“牙璋辭鳳闕,鐵騎遶龍城?!?清 陳維崧 《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蘇生仲補(bǔ)游京師》詞:“挾瑟龍池上,鳴鞭鳳闕前。”
朔望
朔望 (shuòwàng) 農(nóng)歷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 the first and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lunar month;syzygy李紳名句,初秋忽奉詔除浙東觀察使檢校右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