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于鵠《山中訪道者》
觸煙入溪口,岸岸唯檉櫟。其中盡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轉(zhuǎn),絕徑緣峭壁。把藤借行勢,側(cè)足憑石脈。
V牙斷行處,光滑猿猱跡。忽然風(fēng)景異,乃到神仙宅。
天晴茅屋頭,殘云蒸氣白。隔窗梳發(fā)聲,久立聞吹笛。
抱琴出門來,不顧人間客。山院不灑掃,四時自虛寂。
落葉埋長松,出地才數(shù)尺。曾讀上清經(jīng),知注長生籍。
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瓊液。
注釋參考
其中
其中 (qízhōng) 那里面;那中間 among;in (which) 樂在其中碧流
綠水。 唐 孟浩然 《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詩:“洲勢逶迤遶碧流,鴛鴦鸂鶒滿灘頭。” 后蜀 顧敻 《河傳》詞:“碧流紋細(xì),緑楊絲輭。” 宋 蘇軾 《次韻曹子方運判雪中同游西湖》:“云山已作歌眉淺,山下碧流清似眼?!?應(yīng)修人 《新柳》:“軟風(fēng)吹著,細(xì)霧罩著,淺草托著,碧流映著--春色已上了柳梢了?!?/p>
不通
(1).阻塞;不通達(dá)?!蹲髠鳌こ晒辍罚骸皷|道之不通,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薄冻o·九辯》:“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p>
(2).不相往來?!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敖一殒挪煌?,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抖Y記·內(nèi)則》:“外內(nèi)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稘h書·哀帝紀(jì)》:“皇天降非材之佑,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沖 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 王愿堅 《普通勞動者》:“說著,他動了真氣,象不屑于和這個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一翻身躺下去?!?/p>
(5).謂學(xué)識淺陋。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p>
(6).謂文理悖謬不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邑宰見其文,以為不通,貼文於照墻,不取?!?/p>
于鵠名句,山中訪道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