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牟巘五《送種晉輔長和靖》:
傳家氣脈固深長,挾策來登和靖堂。
南渡金聲元不泯,西庵草色可能荒。
要知持守為涵養(yǎng),好把精微重發(fā)揚(yáng)。
共喜茲幃得甘旨,他時遠(yuǎn)到未渠央。
注釋參考
傳家
(1).傳家事于子孫?!逗鬂h書·鄭玄傳》:“入此歲來,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誤,案之禮典,便合傳家?!?李賢 注:“傳家謂家事任子孫也?!肚Y》曰:‘七十老而傳?!?/p>
(2).傳給子孫或子孫世代相傳。 宋 蘇軾 《再和許朝奉》詩:“傳家有衣鉢,斷獄盡《春秋》?!?清 吳偉業(yè) 《贈張以韜來鶴》詩:“草圣傳家久著聞,斗看孤鶴下層云?!?老舍 《茶館》第一幕:“東西真地道,傳家的玩藝。”
氣脈
(1).血?dú)馀c脈息。 漢 桓寬 《鹽鐵論·輕重》:“ 扁鵲 撫息脈而知疾所由生,陽氣盛則損之而調(diào)陰,寒氣盛則損之而調(diào)陽。是以氣脈調(diào)和,而邪氣無所留矣。” 明 吳承恩 《贈郡伯古愚邵公報政序》:“蓋心神氣脈一體,歆合之真,肫肫懇至,有莫知其所由然者,自天命也。”
(2).謂詩文的氣勢、結(jié)構(gòu)、脈絡(luò)。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xué)山五·許渾詩》:“觀下句對‘ 巴 蜀 雪消春水來’,氣脈可見?!?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詩雖工,氣脈不貫?!?郭沫若 《蒲劍集·屈原的藝術(shù)與思想》:“但是《遠(yuǎn)游》則與 老 莊 的氣脈相通,合于 老 莊 的思想。”
(3).指信息往來、聯(lián)系的渠道。 明 唐順之 《送邑令李龍罔擢戶部主事序》:“余以為其自同者始於氣脈之相貫,其自異者始於氣脈之相壅。是以長、正與司徒氣脈恆相通,惟司牧焉是賴。” 明 張居正 《答兩廣殷石汀》:“且府江一帶,咸有兵船往來,亦可以彈壓 猺 人,通 蒼梧 之氣脈。” 明 張居正 《答薊遼總督》:“ 俺 酋老矣; 黃 酋窮蹙無賴。虜中之勢,在此二人,須常與之氣脈相通乃可。” 龔振黃 《青島湖》第二章:“一旦有事,可以直封 渤海 海口,而 北京 直成死囚,南北之氣脈斷矣。”
(4).指風(fēng)氣,習(xí)俗。 漢 賈誼 《新書·禮》:“民心不挾詐賊,氣脈淳化?!?漢 桓寬 《鹽鐵論·救匱》:“農(nóng)夫有所施其功,女工有所粥其業(yè),如是,則氣脈和平,無聚、不足之病矣?!?/p>
(5).猶氣運(yùn)。 宋 俞文豹 《吹劍錄》:“不知 唐 祚至此,氣脈浸微?!?明 湯顯祖 《牡丹亭·榜下》:“ 淮海 維揚(yáng) ,萬里江山氣脈長。”
(6).舊時堪輿家稱山水走向中的靈氣。認(rèn)為宅基、墓地是否靈氣所鐘,足以決定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禍福。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有龍真而穴未真者,氣脈未住也,故好奇者有斬龍法。” 清 袁枚 《新齊諧·介溪墳》:“若葬此,子孫雖貴,但氣脈大遲,恐在六七世后耳。”
深長
深長 (shēncháng) 含義深刻而耐人尋味;深遠(yuǎn) profound 用意深長 精深 profound 學(xué)業(yè)深長 譯者曰,所以昭炯戒,激眾憤,圖報復(fù)也。則其意深長矣?!濉?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挾策
亦作“ 挾筴 ”。1.手拿書本。喻勤奮讀書?!肚f子·駢拇》:“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陸德明 釋文:“筴字又作策, 李 云:‘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宋 蘇軾 《次韻王郎子立風(fēng)雨有感》:“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挾策?!?/p>
(2).胸懷計謀、建議。 明 宋濂 《<桂氏家乘>序》:“ 周 末有 季楨 者,與其弟 眭 挾策以干諸侯。”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一:“書生挾策成何濟(jì),付與維南織女愁?!?李大釗 《國情》:“將亦為天下挾策干時之士裂矣?!?/p>
(3).持鞭,揚(yáng)鞭。亦以喻奔走;行動。 唐 蔣防 《霍小玉傳》:“ 長安 有媒 鮑十一娘 者……性便辟,巧言語,豪家戚里,無不經(jīng)過,追風(fēng)挾策,推為渠帥?!?宋 曾慥 《高齋漫錄》:“度支 金郎中 君卿 ,年十九時,與其兄 君祜 郊居,挾策野外,遇田家有醉斗而傷者,仇人尤而執(zhí)之?!?明 湯顯祖 《紫簫記·假駿》:“自家 鮑四娘 ,調(diào)絲品竹,蚤謝同心;挾筴追鋒,還推老手。” 周詠 《去國吟》:“中原到處不可居,何如挾策出國身還慊。立馬斯須別親友,離情又觸長亭柳?!?/p>
牟巘五名句,送種晉輔長和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