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揖群公謝名譽,遠(yuǎn)追甫白感至諴
出自唐代韓愈《酬司門盧四兄云夫院長望秋作》:
長安雨洗新秋出,極目寒鏡開塵函。
終南曉望蹋龍尾,倚天更覺青巉巉。
自知短淺無所補(bǔ),從事久此穿朝衫。
歸來得便即游覽,暫似壯馬脫重銜。
曲江荷花蓋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緘。
樂游下矚無遠(yuǎn)近,綠槐萍合不可芟。
白首寓居誰借問,平地寸步扃云巖。
云夫吾兄有狂氣,嗜好與俗殊酸咸。
日來省我不肯去,論詩說賦相喃喃。
望秋一章已驚絕,猶言低抑避謗讒。
若使乘酣騁雄怪,造化何以當(dāng)鐫劖。
嗟我小生值強(qiáng)伴,怯膽變勇神明鑒。
馳坑跨谷終未悔,為利而止真貪饞。
高揖群公謝名譽,遠(yuǎn)追甫白感至諴。
樓頭完月不共宿,其奈就缺行攕攕。
注釋參考
高揖
雙手抱拳高舉過頭作揖。古代作為辭別時的禮節(jié)。《孔叢子·儒服》:“ 子高 游 趙 , 平原君 客有 鄒文 、 季節(jié) 者與 子高 相友善。及將還 魯 ,故人訣既畢, 文節(jié) 送行,三宿臨別, 文節(jié) 流涕交頤, 子高 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其徒問曰:‘先生與彼二子善,彼有戀戀之心,未知后會何期,悽愴流涕,而先生厲聲高揖,無乃非親親之謂乎?’”后亦指辭謝告退。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之二:“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唐 韓愈 《通解》:“﹝ 許由 ﹞迺脫屣其九州,高揖而辭 堯 。” 王闿運 《常公神道碑》:“酌泉明志,高揖 夷 齊 ?!?/p>
群公
1.指上公。 2.泛指魯以外的諸侯。 3.總稱諸侯和朝臣。 4.泛指諸有名位者。亦用作一般的尊稱。名譽
名譽 (míngyù) 個人或集團(tuán)的榮譽或威信;個人或集團(tuán)的好名聲;處于受公眾尊敬或尊重的地位 honour;reputation 這件事挽救了幾位女士的名譽 對突出的成就的總的認(rèn)可 fame 名譽大甫白
唐 代詩人 杜甫 、 李白 的并稱。 唐 韓愈 《酬司門盧四兄云夫院長望秋作》詩:“高揖群公謝名譽,遠(yuǎn)追 甫白 感至誠?!?宋 梅堯臣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詩:“有 唐 文最盛, 韓 伏 甫 與 白 ; 甫 白 無不包,甄陶咸所索?!?宋 王安石 《次韻陸定遠(yuǎn)以謫往來求詩》:“可但風(fēng)流追 甫 白 ,由來家世出 機(jī)云 ?!?/p>
至諴
指極其和順的德行。《書·大禹謨》:“至諴感神?!?孔 傳:“諴,和?!?孔穎達(dá) 疏:“帝至和之德尚能感于冥神?!?/p>
韓愈名句,酬司門盧四兄云夫院長望秋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假面騎士變身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