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袁說友《揚州堡寨》:
西風一舸來揚州,疋馬直上新城頭。
環(huán)城九里十六步,一一峭壁臨深溝。
俄焉唯喏兩軍士,眾手指示陳其由。
揚鞭試問筑城意,曰堡曰寨何所謀。
誦言長淮十六郡,天險地利茲其尤。
江橫萬里限南北,藉此屏翰屯咽喉。
向來強敵蹈此境,夜半一叱遭虔劉。
平疇曠野不可限,一城未足防侵牟。
高城西北古城后,因勢決策成楚丘。
四門大開樓櫓備,中有萬甲藏戈予。
譬如一鎧何足恃,被之重鎧前無憂。
乃知舊臣建議僅出此,我亦策馬嗟去休。
不知城二勢則一,添足畫它真贅疣。
君不見紫巖先昔,釣橋深塹先防秋。
當時方略豈不究,而使浪策為今羞。
吁哉成事不復(fù)說,只恐說計無時酬。
書生銜命偶經(jīng)履,一見敢謂可與不。
世間萬事一笑里,輕帆送我催行舟。
注釋參考
誦言
(1).指誦讀經(jīng)書之言。《詩·大雅·桑柔》:“大風有隧,貪人敗類,聽言則對,誦言如醉?!?鄭玄 箋:“貪惡之人,見道聽之言則應(yīng)答之,見誦《詩》《書》之言,則冥臥如醉?!?/p>
(2).猶誦讀。 宋 沉作喆 《<寓簡>序》:“予屏居山中,無與晤語,有所記憶,輒寓諸簡牘……已而誦言之,則欣然如見平生故人抵掌劇談,一笑相樂也。”
(3).公開聲稱;明說。誦,通“ 訟 ”?!稘h書·高后紀》:“ 平陽侯 馳語太尉 勃 , 勃 尚恐不勝,未敢誦言誅之。”《史記》作“訟言”。《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元年》:“然意廣才疏,凡所當為,先於公座誦言,故不便者得預(yù)為計?!?/p>
(4).稱頌之言。 明 范景文 《張蓬元<撫畿疏草>序》:“余於上之知公用公,以卜太平,而未暇誦公,公亦非一二誦言所可既也?!?/p>
長淮
指 淮河 。 唐 王維 《送方城韋明府》詩:“高鳥長 淮 水,平蕪故 郢 城?!?宋 張孝祥 《六州歌頭》詞:“長 淮 望斷,關(guān)塞莽然平?!?清 顧炎武 《送歸高士之淮上》詩:“送君孤棹上長 淮 ,千里談經(jīng)意不乖?!?/p>
六郡
指 漢 的 隴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六郡?!稘h書·地理志下》:“ 天水 、 隴西 ,山多林木,民以板為室屋。及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西河 ,皆迫近 戎 狄 ,修習戰(zhàn)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 漢 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為官,名將多出焉。” 顏師古 注:“六郡謂 隴西 、 天水 、 安定 、 北地 、 上郡 、 河西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儒學》:“六郡湊其衣冠,五陵窮其軌躅?!?唐 楊炯 《劉生》詩:“卿家本六郡,年長入 三秦 ?!?唐 張九齡 《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說赴朔方軍》:“聞風六郡勇,計日五戎平。”
天險
天險 (tiānxiǎn) 天然地勢險峻的所在 natural barrier地利
地利 (dìlì) 地理的優(yōu)勢 favourable geographical position;topographical advantages 天時不如地利?!睹献印す珜O丑下》 土地有利于種植作物的條件 land productivity茲其
亦作“茲基”。鋤。《周禮·秋官·薙氏》“春始生而萌之” 漢 鄭玄 注:“萌之者,以茲其斫其生者?!?賈公彥 疏:“ 漢 時茲其,即今之鋤也。” 陸德明 釋文:“茲其音基?!薄稘h書·樊酈等傳贊》:“雖有茲基,不如逢時?!?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茲基,鉏也?!?/p>
袁說友名句,揚州堡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