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詠方廣詩》:
圣寺閑棲睡眼醒,此時何處最幽清?滿窗明月天風(fēng)靜,玉磬時聞一兩聲。
注釋參考
睡眼
初醒時猶帶睡意的眼睛。 魯迅 《吶喊·明天》:“他抬頭看時,正是 藍(lán)皮阿五 ,睡眼朦朧的跟著他走?!?楊嘯 《大字報》:“ 王老明 被人們笑醒了,揉著惺忪的睡眼,老婆子在一旁狠狠地瞪了他幾眼?!?/p>
此時
這時候。《后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jīng)四更天光景了。”
何處
哪里,什么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李白名句,詠方廣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