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泂《舉子》:
先親去無歸,家有十男子。
春秋此堂上,拜起共祭祀。
一貧乃青氈,書種幸未已。
人言抱子晚,君已三十四。
何時(shí)見入學(xué),況未保齠稚。
老年樹松柏,仁者用其意。
父母養(yǎng)我時(shí),辛勤五兄弟。
蜂房今俯育,誰則逮菽水。
昊天真罔極,夢想九原啟。
恭惟父母心,敢不嗣遺體。
平生忠與孝,舉動法經(jīng)史。
先訓(xùn)吾所知,功名蓋天爾。
注釋參考
先親
稱亡母。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淵明 先親,君之第四女也?!?/p>
無歸
(1).不回去;不回歸?!对姟ば⊙拧ふ柯丁罚骸皡拝捯癸嫞蛔頍o歸?!?唐 李洞 《和劉駕博士贈莊嚴(yán)律禪師》:“塵刼自營還自壞,禪門無住亦無歸?!?/p>
(2).無所歸宿。 漢 劉向 《說苑·貴德》:“ 景公 覩嬰兒有乞於途者。公曰:‘是無歸夫?!?晏子 對曰:‘君存,何為無歸!’”
(3).指不出嫁。 宋 葉適 《陳處士姚夫人墓志銘》:“終以豫治,而不使其女之無歸也。”
男子
男子 (nánzǐ) 男性 man;male蘇泂名句,舉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