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道寧《偈六十三首》:
高提祖印,獨(dú)耀寰區(qū)。
坐卻舌頭,圣凡罔測。
聲前要旨,妙葉難該。
句后玄關(guān),金鍼雙鎖。
通人分上,肯受提撕。
懞懂禪流,徒夸作略。
設(shè)使五湖衲子,四海高人,問似龍飛鳳舞,答如玉轉(zhuǎn)珠回。
向本分事中,白云萬里。
諸緣不涉,豈落今時(shí)。
混沌未分全體現(xiàn),乾坤才剖失便宜。
注釋參考
設(shè)使
設(shè)使 (shèshǐ) 如果;假使 if五湖
(1).古代 吳 越 地區(qū)湖泊。其說不一:(1) 吳縣 南部的湖澤?!吨芏Y·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yáng)州 ……其澤藪曰 具區(qū) ,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鄭玄 注:“ 具區(qū) 、五湖在 吳 南。浸,可以為陂灌溉者?!?具區(qū) ,即 太湖 。(2)即 太湖 。《國語·越語下》:“果興師而伐 吳 ,戰(zhàn)於 五湖 ?!?韋昭 注:“ 五湖 ,今 太湖 ?!薄段倪x·郭璞〈江賦〉》:“注 五湖 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李善 注引 張勃 《吳錄》:“ 五湖 者, 太湖 之別名也。”(3) 太湖 及附近四湖。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nèi)傳》:“入五湖之中?!?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 胥湖 、 蠡湖 、 洮湖 、 滆湖 ,就 太湖 而五?!?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沔水二》:“南江東注於 具區(qū) ,謂之五湖口。五湖謂 長蕩湖 、 太湖 、 射湖 、 貴湖 、 滆湖 也。”(4) 太湖 附近的五個(gè)湖。《史記·夏本紀(jì)》“ 震澤 致定” 唐 張守節(jié) 正義:“五湖者, 菱湖 、 游湖 、 莫湖 、 貢湖 、 胥湖 ,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蓋古時(shí)應(yīng)別,今并相連?!?/p>
(2).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妒酚洝と跏兰摇罚骸?大江 之南,五湖之間,其人輕心?!?司馬貞 索隱:“五湖者, 具區(qū) 、 洮滆 、 彭蠡 、 青草 、 洞庭 是也?!?明 楊慎 《丹鉛總錄·地理》:“ 王勃 文‘襟三江而帶五湖’,則總言南方之湖。 洞庭 一也, 青草 二也, 鄱陽 三也, 彭蠡 四也, 太湖 五也?!?洮滆 ,今 江蘇 長蕩湖 、 西滆湖 。 彭蠡 ,今 鄱陽湖 。 青草 ,今 洞庭湖 東南部。
(3).指 洞庭湖 。 唐 杜甫 《歸雁》詩:“年年霜露隔,不過 五湖 秋?!?朱鶴齡 注:“雁至 衡陽 則回。此五湖當(dāng)指 洞庭湖 言。”
(4).近代稱 華中 、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即 洞庭湖 、 鄱陽湖 、 巢湖 、 洪澤湖 和 太湖 。
(5). 春秋 末 越國 大夫 范蠡 ,輔佐 越王 勾踐 ,滅亡 吳國 ,功成身退,乘輕舟以隱於五湖。見《國語·越語下》。后因以“五湖”指隱遁之所。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法當(dāng)仰隮 商 洛 ,俯泛五湖,追 巢父 於峻嶺,尋漁父於滄浪?!?唐 李白 《書情贈(zèng)蔡舍人雄》詩:“我縱五湖棹,煙濤恣崩奔。” 清 李漁 《巧團(tuán)圓·聞詔》:“從今后呵,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這仙緣沒福難圖。”
衲子
僧人。 宋 黃庭堅(jiān) 《送密老住五峰》詩:“水邊林下逢衲子,南北東西古道場?!?明 湯顯祖 《南柯記·禪請》:“不去罷。我看衲子們談經(jīng)説誦的,不在話下?!?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浪游記快》:“衲子請觀萬年缸,缸在香積廚,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內(nèi),聽其滿溢,年久結(jié)苔厚尺許?!?/p>
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 豪放、豁達(dá) unconstrained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高人
高人 (gāorén) very capable or talented person 高士 高人何點(diǎn),躡屩(草鞋)于 鐘阿;征士 劉虯,獻(xiàn)書于衛(wèi)兵。—— 南朝梁· 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 學(xué)術(shù)、技能高超的人龍飛鳳舞
(1).形容氣勢奔放雄壯或姿態(tài)生動(dòng)活潑。 周中孚 《鄭堂札記》卷二引 晉 郭璞 《臨安志》:“ 天目山 前兩乳長,龍飛鳳舞到 錢唐 。” 宋 蘇軾 《表忠觀碑》:“ 天目 之山, 苕水 出焉,龍飛鳳舞,萃於 臨安 。” 秦牧 《藝海拾貝·菊花與金魚》:“它們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龍飛鳳舞?!?清 蔣士銓 《冬青樹·西臺》:“事去時(shí)移,甚龍飛鳳舞,尚存王氣?!?/p>
(2).形容筆勢雄奇生動(dòng)。《老殘游記》第九回:“草書寫得龍飛鳳舞,出色驚人?!?/p>成語解釋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龍飛鳳舞出處漢·張衡《東京賦》:“我世祖龍飛白水,鳳翔參墟。”宋·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笔褂美涮ь^看見北墻上掛著四幅大屏,草書得龍飛鳳舞,出色驚人。
玉轉(zhuǎn)
井上轆轤的美稱。 唐 李賀 《夜飲朝眠曲》:“玉轉(zhuǎn)濕絲牽曉水,熱粉生香瑯玕紫?!?王琦 匯解:“玉轉(zhuǎn),謂井上轆轤。”
釋道寧名句,偈六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花盛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