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司馬光《夜坐》:
春陽氣示勝,重為陰所乘。
涔涔積雨闋,慘慘余寒增。
流云郁不開,烈風(fēng)尚憑陵。
夜闌閉戶牖,青暈生昏煙。
僮仆悉已眠,書幾久欹憑。
涉獵閱舊聞,暫使心魂澄。
有如行役歸,丘園恍重登。
又如遠別離,邂逅逢友朋。
嗟嗟宦游子,何異魚人罾。
奪其性所樂,強以所不能。
人生本不勞,苦初外物繩。
坐愁清日出,文墨來相仍。
吏徒分四集,仆仆如秋蠅。
煩中劇沸鼎,入骨真可憎。
安得插六翮,適意高習(xí)騰。
注釋參考
人生
人生 (rénshēng) 人一生中的活動 activity of a life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human life;life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巍?文天祥《過零丁洋》 與人的關(guān)系生疏,不熟悉 relation with people 人生地疏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類。《莊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龍逄 誅, 比干 戮, 箕子 狂, 惡來 死, 桀 紂 亡?!?南朝 梁 沉約 《述僧中食論》:“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擾之。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利榮名,二則妖妍靡曼,三則甘旨肥濃?!?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詩:“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 宋 曾鞏 《救災(zāi)議》:“先王之於救災(zāi),髮膚尚無所愛,況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贈林公輔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自輕者也?!?/p>
(2).謂超脫于物欲之外?!肚f子·大宗師》:“參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外物棄志,滌蕩機變,忘富逸貴,杜遏勸沮,不恤乎窮,不榮乎達,不戚乎毀,不悅乎譽,道家之業(yè)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臺》詩:“勞生愧 嚴 鄭 ,外物慕 張 邴 ?!?/p>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訊訪東宮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補接既多,不可見移,亦恐外物或為異論,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梁書·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為務(wù)?!?唐 元稹 《贈樂天》詩:“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guān)心事不經(jīng)心?!?宋 陸游 《感懷》詩:“一窗修燈下,超然傲 羲 軒 。外物自變遷,內(nèi)景常默存?!?/p>
司馬光名句,夜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