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將發(fā)愚闇,般若安在哉
出自宋代梅堯臣《送梵才吉上人歸天臺》:
頃余游鞏洛,值子入天臺。
當時群卿士,共羨出氛埃。
荏苒逾一紀,卻向人間來。
問子何為爾,言興般若臺。
雖將發(fā)愚闇,般若安在哉。
此教久已熾,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豈使萬木灰。
蓋欲守中道,焉能力損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為嫌猜。
忽聞攜錫杖,思向石橋回。
城霞與琪樹,璨璨助詩才。
嘉辭遍入口,幸足息巖隈。
注釋參考
愚闇
見“ 愚暗 ”。
般若
般若 (bōrě) 智慧。佛教用語。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 prajna;wisdom安在
安在 (ān zài)健在,平安無事。
何在。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曰:『沛gong{1*1}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 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周公吐哺待賢,今又安在?」近義詞: 何在
梅堯臣名句,送梵才吉上人歸天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