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舜民《度秦嶺》:
狗{1-1}日去中山,春盡抵馮翊。
閏晦適石城,發(fā)軫蒙再謫。
有姪佐晉陰,所幸在肘腋。
兒女本天愛,未免各分北。
同行五六口,出關(guān)已登陟。
舍去兩京道,右手入大谷。
入谷路崎嶇,少前屢顛躓。
秦嶺生所聞,今日乃相識(shí)。
一舍躡其跌,兩舍跨其脊。
東井聞水聲,南箕觀簸析。
西歷華山小,北瞰黃河赤。
大荔信毫末,中條真拳石。
終夜聽猿啼,白晝履虎跡。
俯仰天地間,浩然為一色。
是時(shí)甫中元,寒凍地欲坼。
婢仆急榆火,腹背互熏炙。
輾轉(zhuǎn)竟號(hào)呼,良久各蘇息。
其南差濔迤,稍降已溫液。
及至洛水濱,揮汗復(fù)疇昔。
乃知高卑殊,能使氣令易。
商於固善地,又且近鄉(xiāng)國(guó)。
感涕荷君恩,死生寧有極。
凡人歷艱險(xiǎn),乃心方驚策。
常使處燕安,政如懷鴆毒。
所以古先人,平居猶運(yùn)甓。
注釋參考
大荔
西戎 之一。分布于 岐梁山 涇漆 之北(今 陜西 大荔縣 )。 周定王 八年(公元前461年)為 秦 所并,其地改名 臨晉 ?!妒酚洝で乇炯o(jì)》:“﹝ 厲共公 ﹞十六年壍 河 旁。以兵二萬伐 大荔 ,取其 王城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今之 臨晉 也?!?/p>
毫末
(1).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xì)微?!独献印罚骸昂媳е荆逗聊?;九層之臺(tái),起於累土?!?南朝 梁 任昉 《劉先生夫人墓志》:“參差 孔 樹,毫末成拱?!?宋 司馬光 《和聶之美諷古》之二:“如何毫末利, 管 鮑 亦相欺?” 鄒韜奮 《我們對(duì)于國(guó)事的態(tài)度和主張》:“過去政府雖有所懲治,然僅竊鉤者誅耳,神奸巨猾,未損毫末?!?/p>
(2).指筆端。 唐 杜甫 《奉觀嚴(yán)鄭公岷山沲江圖畫十韻》之二:“嶺雁隨毫末,川蜺飲練光?!?仇兆鰲 注:“毫末,謂畫筆。練光,謂畫絹?!?宋 蘇軾 《書王定國(guó)所藏<煙江迭嶂圖>》詩:“使君何從得此本,點(diǎn)綴毫末分清妍?!?/p>
中條
(1).謂排列次序居中的一項(xiàng)?!抖Y記·王制》“凡執(zhí)技,論力” 唐 孔穎達(dá) 疏:“執(zhí)技之事凡有三條……中條論執(zhí)技之人,并射御之外祝史醫(yī)卜之等。”
(2).懸掛在廳堂正中的尺寸較大的字畫。也叫“中堂”。 清 李漁 《閑情偶寄·器玩·屏軸》:“十年之前,凡作圍屏及書畫卷軸者,止有中條、斗方及橫批三式?!?/p>
拳石
(1).指園林假山。 唐 白居易 《過駱山人野居小池》詩:“拳石蒼苔翠,尺波煙杳眇。”《舊唐書·陽惠元傳》:“凡歷三朝,殆二十年,國(guó)家不敢興拳石撮土之役。”亦指供陳設(shè)用的玲瓏巖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這是 藍(lán)田叔 畫的拳石呀!”
(2).小石塊。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七:“ 劍門關(guān) 皆石無寸土, 潼關(guān) 皆土無拳石?!?明 劉基 《擬連珠》之三五:“蓋聞奔馬之輪,拳石礙之而格;迅川之水,束草投之則凝。”
張舜民名句,度秦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