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幾《贈疏山清老》:
江西草堂清,道價直寰宇。
中分死心坐,親飲晦堂乳。
與人作陰涼,雨后散煩暑。
千林搖落后,郁郁松柏古。
厖頭覆霜雪,碧眼照針縷。
貫穿禪家流,領(lǐng)略我輩語。
居山專論道,馀事百不睹。
人言師疏慢,我但見媚嫵。
去年瀟湘來,叢席歷幾所。
踞堂號知識,說法若云雨。
陰求乃翁事,未見一人舉。
請師長住世,此道要盟主。
杖拂有馀閒,時時入州府。
注釋參考
師長
師長 (shīzhǎng) 對教師的尊稱 teacher 要尊敬師長 軍隊師級編制的軍事指揮首長 division commander 第三師師長 老師與長輩 teacher and senior住世
謂身居現(xiàn)實世界。與“出世”相對。 明 袁宏道 《<往有誤傳龍君御死者,作詩哭之>詩附<哭詩>》之一:“住世燈前影,居官浪里身?!薄独蠚堄斡浝m(xù)集遺稿》第五回:“近來我的主意把我自己分做兩個人:一個叫做住世的 逸云 ……又一個我呢,叫做出世的 逸云 。”
道要
(1).大要;最主要的方面。《管子·任法》:“圣君則不然,守道要,處佚樂,馳騁弋獵,鐘鼓竽瑟,宮中之樂,無禁圉也。不思不慮,不憂不圖,利身體,便形軀,養(yǎng)壽命,垂拱而天下治。”《淮南子·原道訓(xùn)》:“疾而不搖,遠(yuǎn)而不勞,四支不動,聰明不損,而知八紘九野之形埒者何也?執(zhí)道要之柄,而游於無窮之地?!?/p>
(2).道教的要義。 晉 葛洪 《神仙傳·張道陵》:“ 陵 謂諸弟子曰:‘有人能得此桃實,當(dāng)告以道要?!?唐 錢起 《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xiāng)省侍》詩:“幾年深道要,一舉過賢關(guān)?!?明 屠隆 《綵毫記·訪道仙翁》:“向蒙尊師許授道要,面訂后期,今弟子已脫世塵,游身物外,入道此其時矣?!?/p>
(3).某種學(xué)說的精義。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布衣入館》:“制曰:‘爾學(xué)有師承,親聞道要,藴櫝既久,聲實自彰?!?宋 張繹 《寄友人》詩:“六經(jīng)乃道要,無以利心求。” 清 陳確 《別劉伯繩序》:“期以開示來學(xué),發(fā)明道要而止?!?/p>
(4).指治國的要務(wù)。 漢 王逸 《九思·疾世》:“訪 太昊 兮道要,云靡貴兮仁義。” 唐 馮萬石 《對求賢策》:“拜輶軒於受命之初,??≠t於御極之首,茲乃 羲 軒 之志, 堯 禹 之心,勤求道要,實所望清光哉?”
盟主
(1).古代諸侯盟會中的領(lǐng)袖或主持者?!秶Z·晉語五》:“ 晉 為盟主,而不修天罰,將懼及焉。”《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所謂盟主,討違命也。若皆相執(zhí),焉用盟主?”《史記·秦本紀(jì)》:“ 秦繆公 廣地益國,東服彊 晉 ,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薄稘h書·刑法志》:“﹝ 晉文 ﹞總帥諸侯,迭為盟主。” 清 魯一同 《秦論》:“ 山 東之國,方日從事干戈會盟, 晉 人世為盟主,盛於 悼 而衰於 平 。”
(2).泛指同盟首領(lǐng)或倡導(dǎo)者。 漢 臧洪 《答陳琳書》:“吾子託身於盟主, 臧洪 策命於 長安 ?!薄稌x書·溫嶠傳》:“初, 嶠 與 庾亮 相推為盟主。”《舊唐書·李密傳》:“及義旗建, 密 負(fù)其強(qiáng)盛,欲自為盟主,乃致書呼 高祖 為兄,請合從以滅 隋 ?!薄度龂萘x》第五回:“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后進(jìn)兵?!?老舍 《趙子曰》第一:“天臺公寓的外部,以第三號五間北房當(dāng)中的那一間為最大,公認(rèn)為天臺公寓的‘金鑾殿’。第三號的主人也儼然以內(nèi)外部的盟主自居。”
(3).喻主要的事物;主宰。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是以屬意立文,心與筆謀,才為盟主,學(xué)為輔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p>
曾幾名句,贈疏山清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