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傅察《七月十六夜對月》:
云卷天高鳥鵲飛,滿庭槐影轉(zhuǎn)風枝。
可憐秋色誰分付,正是安仁作賦時。
注釋參考
高鳥
(1).高飛的鳥。 晉 陶潛 《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詩:“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 唐 杜甫 《巴西驛亭觀江漲呈竇十五使君》詩之一:“霄漢愁高鳥,泥沙困老龍?!?章炳麟 《獄中聞湘人某被捕有感》詩:“神狐善埋搰,高鳥喜回翔?!?/p>
(2).比喻信使。 唐 張九齡 《感遇》詩之二:“持此謝高鳥,因之傳遠情?!?/p>
風枝
(1).喻父母死亡,不得奉養(yǎng)。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慟甚風枝,悲深霜露?!眳⒁姟?風樹 ”。
(2).風吹拂下的樹枝。 唐 戴叔倫 《客夜與故人偶集》詩:“風枝驚暗鵲,霜草覆寒蛩。”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南唐 有畫,黃頭子數(shù)十枚集于風枝上?!?/p>
傅察名句,七月十六夜對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