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嫌雙綬重,夢入九城偏。
出自唐朝劉禹錫《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八柱共承天,東西別隱然。遠(yuǎn)夷爭慕化,真相故臨邊。
并進(jìn)夔龍位,仍齊龜鶴年。同心舟已濟(jì),造膝璧常聯(lián)。
對領(lǐng)專征寄,遙持造物權(quán)。斗牛添氣色,井絡(luò)靜氛煙。
獻(xiàn)可通三略,分甘出萬錢。漢南趨節(jié)制,趙北賜山川。
玉帳觀渝舞,虹旌獵楚田。步嫌雙綬重,夢入九城偏。
秋雨離情動(dòng),新詩樂府傳。聆音還竊抃,不覺撫么弦。
注釋參考
雙綬
兩條綬帶。 唐 代五品以上官員朝服所佩。 唐 皇甫曾 《國子柳博士兼領(lǐng)太常博士輒申賀贈》詩:“朝衣辨色處,雙綬更宜看?!?唐 李賀 《感諷》詩:“我待紆雙綬,遺我星星髮。” 唐 劉禹錫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步嫌雙綬重,夢入九城偏?!眳㈤啞杜f唐書·輿服志》、《新唐書·車服志》。
九城
指京都。舊時(shí)京都多設(shè)城門九座,故稱。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圖》詩:“長影臨雙闕,高層出九城?!?唐 賈至 《勤政樓觀樂》詩:“銀河帝女下三清,紫禁笙歌出九城。” 康有為 《東事戰(zhàn)敗》詩:“ 臺 人號泣 秦檜 歌,九城謡諜遍網(wǎng)羅?!?老舍 《茶館》第三幕:“ 老裕泰 開了六十多年,九城聞名。”
劉禹錫名句,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翠竹——— 胡仲弓〔宋代〕
- 南鄉(xiāng)子——— 朱敦儒〔宋代〕
- 繁昌江邊風(fēng)兩獺祭魚人立而拜——— 鄭起〔宋代〕
- 林下閑步,寄皇甫庶子——— 白居易〔唐代〕
- 俞通判挽詞——— 樓鑰〔宋代〕
- 沁園春(壽晁帥七十)——— 劉光祖〔宋代〕
- 和劉補(bǔ)闕秋園寓興六首——— 雍陶〔唐代〕
- 臨別示子——— 高登〔宋代〕
- 禪人畫師像請贊——— 釋如珙〔宋代〕
- 游大梅護(hù)圣四首——— 舒坦〔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