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一跡,霄淵異情
出自宋代文天祥《贈(zèng)楊樵隱應(yīng)炎談命》:
莘郊一介,堯舜君民。
薇山二難,百世忠清。
富春耕叟,涕洟云臺(tái)。
終南遁士,仕宦梯媒。
是數(shù)公者,俱以隱名。
木石一跡,霄淵異情。
九華山人,賣樵江湖。
請算世間,幾種樵夫。
注釋參考
木石
(1).樹木和山石?!睹献印けM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唐 杜甫 《水會(huì)渡》詩:“霜濃木石滑,風(fēng)急手足寒?!?明 魏學(xué)洢 《核舟記》:“ 明 有奇巧人曰 王叔遠(yuǎn)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p>
(2).指木頭與石頭。《三國志·魏志·劉馥傳》:“又高為城壘,多積木石……為戰(zhàn)守備?!薄都t樓夢》第十六回:“其山樹木石雖不敷用, 賈赦 住的乃是 榮府 舊園,其中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桿等物,皆可挪就前來?!?/p>
(3).比喻無知覺、無感情之物。 漢 司馬遷 《報(bào)任少卿書》:“身非木石,獨(dú)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四:“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周書·文帝紀(jì)上》:“縱使木石為心,猶當(dāng)知感;況在生靈,安能無愧!”《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 王世名 身穿囚服,一見兩大尹即稱謝道:‘多蒙兩位大人曲欲全 世名 一命, 世名 心非木石,豈不知感恩?!?魯迅 《集外集拾遺·兩封通信(復(fù)魏孟克)》:“我不是木石,倘有人給我一拳,我有時(shí)也會(huì)還他一腳的?!?/p>
(4).指刑具?!稌x書·王坦之傳》:“時(shí)卒士 韓悵 逃亡歸首,云‘失牛故叛’,有司劾 悵 偷牛,考掠服罪。 坦之 以為 悵 束身自歸,而法外加罪,懈怠失牛,事或可恕,加之木石,理有自誣,宜附罪疑從輕之例,遂以見原?!?/p>
(5).指山水畫。 宋 陸游 《游昭牛圖》詩:“ 游昭 木石師 李唐 ,畫牛乃自其所長?!?/p>
(6).指宮室等建筑工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 徐充容 ﹞諫曰:‘ 玉華 ( 太宗 所造 玉華宮 )創(chuàng)制……終以茅茨示約,猶興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豈無煩擾之弊?’”《元史·武宗紀(jì)一》:“以 中都 行宮成,賞官吏有勞者……死於木石及病沒者,給鈔有差?!?/p>
(7).枳椇子的別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樹蜜,一名木餳,實(shí)形拳曲,花在實(shí)外,味甜美如餳蜜,一名白石,一名白實(shí),一名木石,一名木實(shí)。一名枳椇?!?/p>
一跡
見“ 一跡 ”。
亦作“ 一跡 ”。1.一條或一個(gè)印跡?!痘茨献印镎撚?xùn)》:“是故圣人以文交於世,而以實(shí)從事於宜,不結(jié)於一跡之涂,凝滯而不化,是故敗事少而成事多。”《史記·酷吏列傳》:“ 南陽 吏民重足一跡?!?/p>
(2).謂人的一言一行。 宋 張載 《橫渠易說·繫辭上》:“凡有一跡出,則便有無限人議論處?!?/p>
(3).猶言一至?!端问贰じ甸畟鳌罚骸暗莱珜W(xué)博士,居四年,未嘗一跡大臣門?!?/p>
霄淵
猶霄壤。比喻相去極遠(yuǎn)。 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夫?qū)⑹壳也慌c我矣,尚安得御敵?忠智俱失,較諸 武穆 ,順事安命以聽於君,相去霄淵矣。”
異情
(1).情況不同?!盾髯印し窍唷罚骸肮沤癞惽?,其所以治亂者異道?!薄端囄念惥邸肪砣咭?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 梁鴻 、 蘇伯 ,記遠(yuǎn)跡於前; 叔夜 、 士安 ,書高塵於后,雖去取異情,羣略殊軫,而獨(dú)行必彰,斥言罔極?!?/p>
(2).不同的心情。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妍媸有定矣,而憎愛異情,故兩目不相為視焉。”《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徒以賞好異情,故意製相詭?!?/p>
(3).不正常的情感?!赌鲜贰ず箦鷤鳌R鬱林王何妃》:“外間并云 楊珉之 與皇后有異情,彰聞遐邇?!?/p>
文天祥名句,贈(zèng)楊樵隱應(yīng)炎談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熱火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