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贈李得甫寄拙軒》:
吾嘗鄙文賦,陸機自炫鬻。
濬發(fā)夸巧心,見唾憾拙目。
□□淵明詩,莫若黃山谷。
或者巧斧斤,疑謂拙不足。
詩文較巧拙,議論黃勝陸。
人才亦復(fù)爾,世事可類觸。
善宦司馬安,四食九卿祿。
百世名不馨,史筆有余戮。
大匠公輸子,繩墨萬廈屋。
規(guī)矩方圓外,何必續(xù)土木。
李子寄此軒,一□夜檠獨。
未入巖野夢,□□□□卜。
焉知千駟馬,豈慕萬鐘□。
□□蠹書魚,惄如饑亦讀。
掛檐飽飛蟲,彼哉蛛網(wǎng)腹。
注釋參考
詩文
(1).指詩歌?!段倪x·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望慕結(jié)不解,貽爾新詩文?!?李周翰 注:“新詩文,則此詩也?!?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曲文之詞采,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p>
(2).指《詩經(jīng)》的文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詩》文弘奧,包韞六義。”
(3).詩和文。 唐 韓愈 《唐故國子司業(yè)竇公墓志銘》:“尚書於 大歷 初名能為詩文,及公為文,亦最長於詩?!?明 焦竑 《玉堂叢語·任達》:“少孤力學(xué),能詩文,好權(quán)略,每論事,輒傾其座人。”《新華文摘》1983年第7期:“嫁一個會種田的男子漢,最好會彈唱,又會做詩文?!?/p>
議論
議論 (yìlùn) 對某問題進行評議討論 comment;disu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議論 (yìlùn) 評議討論時表示的意見 remark方回名句,贈李得甫寄拙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