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
出自元代劉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別》:
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
雨隨花瓣落,風趁柳條疏。
。
春事成虛,無奈春歸去。
春歸何太速,試問東君,誰肯與鶯花做主?
注釋參考
絲絲
(1).形容纖細之物。猶言一絲一絲。 唐 司空圖 《燈花》詩之一:“ 蜀 柳絲絲羃畫樓,窗塵滿鏡不梳頭?!?宋 蘇軾 《三月二十日開園》詩之三:“鬱鬱蒼髯真道友,絲絲紅蕚是鄉(xiāng)人。” 明 文徵明 《素發(fā)》詩:“素髮絲絲不滿梳,衰容覽鏡已非吾。”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月兒初還在池下絲絲柳影后窺看,像沐罷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發(fā)一般?!?/p>
(2).形容細微的感覺。猶一些、一點。 宋 蘇軾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詩:“江空野闊落不見,入戶但覺輕絲絲?!?劉半農(nóng) 《靜》詩:“他倆已經(jīng)麻木,不再覺得兩邊肋脅下一絲絲的噏著痛了?!?/p>
(3).象聲詞。 茅盾 《子夜》七:“車子已經(jīng)開進他家的大門,車輪在柏油路上絲絲地撒嬌?!?管樺 《二十八宿》:“油燈絲絲地燒著,燈光里飄動著抽煙的煙霧?!?/p>
楊柳風
謂春風。 前蜀 牛嶠 《更漏子》詞:“香閣掩,杏花紅,月明楊柳風?!?元 劉庭信 《一枝花·春日送別》套曲:“絲絲楊柳風,點點梨花雨?!?清 吳偉業(yè) 《永和宮詞》:“楊柳風微春試馬,梧桐露冷暮吹簫。”
點點
點點 (diǎndiǎn) 表面上的小記號;一個一個的微小的斑點 point 穿孔紙上透過點點的光斑 細微的跡象或輕微的痕跡 suggestion 灰色中帶點點藍色梨花雨
(1).梨花開放時節(jié)的雨水。 宋 孫光憲 《虞美人》詞:“紅窗寂寂無人語,暗淡梨花雨?!?元 虞集 《答錢翼之》詩:“閉門三月梨花雨,徧寫千林柿葉霜。”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棉村麗句》:“﹝ 棉村 ﹞《醒》云:‘重門夜靜梨花雨,孤館春寒柳絮風?!?/p>
(2).形容女子泣下如雨的姿容。 宋 歐陽修 《漁家傲》詞:“三月芳菲看欲暮,胭脂淚灑梨花雨?!?宋 趙令畤 《商調(diào)蝶戀花》鼓詞:“彈到離愁凄咽處,絃腸俱斷梨花雨。”參見“ 梨花帶雨 ”。
劉庭信名句,一枝花·春日送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