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洪皓《彥清打球》:
三伏擊球暴氣和,汗馬良勞戛玉珂。
殘形傷目未嘗慮,裸顛垢面服皮鞾。
列騎骎骎有仲下,王孫上駟金盤陀。
矯如跳丸升碧漢,墜若流星落素波。
分明較勝各馳逐,雷奔電掣戶相摩。
天下固自有于樂,但么此樂無以過。
有時雌雄久不決,載渴載饑日忽蹉。
或勝或敗何所競,屈膝進酒方駢羅。
擊鼓橫笛歌且舞,觀者如堵環(huán)青娥。
抑尊禮卑渾不顧,一時快意遑恤它。
景云貴戚尤好此,貞元方鎮(zhèn)亦同科。
柳澤韓愈猶進諫,況乃高名欲戢戈。
莫言得之自馬上,連朝肄忌恐傷我。
韓柳二書戒馳騁,愿寘左右日吟哦。
留心經(jīng)史修遠業(yè),黑頭侍宴朱顏酡。
注釋參考
韓愈
韓愈 (Hán Yù) (768—824) 唐代文學(xué)家,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貞元年間進士,曾任監(jiān)察御史,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在文學(xué)上反對駢偶文風(fēng),提倡散體。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在此基礎(chǔ)上加以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是古文運動倡導(dǎo)者之一。在思想上維護儒家的傳統(tǒng)思想,調(diào)強堯舜至孔孟的一脈相傳的道統(tǒng) Han Yu進諫
進諫 (jìnjiàn) 對君主、尊長或朋友進言規(guī)勸 admonish; advise 忠臣進諫況乃
亦作“況乃”。亦作“況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唐 杜甫 《江邊星月》詩之一:“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凝?!?唐 元稹 《和樂天秋題曲江》:“況乃江楓夕,和君《秋興》詩?!?/p>
(2).何況;況且;而且?!逗鬂h書·王符傳》:“以罪犯人,必加誅罰,況乃犯天,得無咎乎?”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fā)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茲情已分慮,況廼協(xié)悲端。” 宋 王安石 《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詩:“夜云不見天,況乃星與月?!?/p>
高名
高名 (gāomíng) 很高的名望 fame 少有高名戢戈
息兵。 唐 錢起 《送王使君赴太原行營》詩:“太白明無象,皇威未戢戈。” 宋 歐陽修 《下直呈同行三公》詩:“戢戈清四海,論道屬三公?!?/p>
洪皓名句,彥清打球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