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武衍《悼戴式之》:
四海詩人說石屏,一時知己盡公卿。
家傳衣缽生無愧,氣挾江湖老更清。
重感慨時多比興,最瑰奇處是歌行。
九原不作空遺稿,三些吟魂淚為傾。
注釋參考
傳衣缽
謂傳授佛法。衣,袈裟;缽,食具。佛教禪宗自初祖至五祖皆以衣缽相傳,作為傳法的信證,六祖以后不再傳。后亦泛稱師徒傳授繼承?!端问贰し顿|傳》:“﹝ 質 ﹞舉進士時, 和凝 以翰林學士典貢部,覽 質 所試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數(shù)處之。貢闈中謂之‘傳衣鉢’。”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下引 馮當世 《贈彭器資詩》:“當時已自傳衣鉢,羞媿猶為食肉僧?!?/p>
無愧
無愧 (wúkuì) 沒有什么對不起別人之處 feel no qualms;be worthy of;have a clear conscience 于心無愧江湖
江湖 (jiānghú) 河流湖泊 rivers and lakes 遠涉江湖?!顿Y治通鑒》 指四方各地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轉徙于江湖?!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走江湖 流落江湖 舊時指四處流浪、靠賣藝、賣藥等生活的人 itinerant entertainer and quack 四處流浪、賣藝、賣藥 itinerant entertainers,quacks,etc. 隱士居處 live in seclusion 處江湖之遠?!巍?范仲淹《岳陽樓記》老更
宋 范仲淹 有《乞召杜衍等備明堂老更表》。參見“ 三老五更 ”。
武衍名句,悼戴式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