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至《夏日直秘閣》:
蓬閣清虛稱野情,華陽巾穩(wěn)葛衣輕。
垂簾不見喧囂事,盡日唯聞禽鳥聲。
小檜影中鋪硯席,矮槐陰下著茶鐺。
卻愁窮巷晚歸去,塵土滿街沖熱行。
注釋參考
蓬閣
見“ 蓬萊閣 ”。
清虛
(1).清凈虛無?!段淖印ぷ匀弧罚骸?老子 曰:‘清虛者天之明也,無為者治之常也。’” 三國 魏 阮籍 《首陽山賦》:“且清虛以守神兮,豈慷慨而言之?!薄赌鲜贰ね豕虃鳌罚骸癌z 王固 ﹞清虛寡欲,居喪以孝聞?!?/p>
(2).清潔虛空。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則腸胃清虛,無滓無穢,是可以養(yǎng)神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次夜,果出刀圭藥啖生。頃刻,洞下三兩行,覺臟腑清虛,精神頓爽?!?/p>
(3).太空;天空。 晉 葛洪 《抱樸子·勗學(xué)》:“令抱翼之鳳,奮翮於清虛;項(xiàng)領(lǐng)之駿,聘跡於千里?!?唐 杜甫 《聽楊氏歌》詩:“滿堂慘不樂,響下清虛里?!?清 李漁 《蜃中樓·授訣》:“若使清虛無障礙,天孫不合阻銀河。” 郭沫若 《屈原賦今譯·離騷》:“讓超邁的精神在清虛中馳騁。”
(4).指月宮。 五代 譚用之 《江邊秋夕》詩:“七色花虯一聲鶴,幾時(shí)乘興上清虛。”
(5).指風(fēng)露。 唐 孟郊 《北郭貧居》詩:“欲識貞靜操,秋蟬飲清虛。”
野情
(1).不受世事人情拘束的閑散心情。 唐 包佶 《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東歸》詩:“野情偏得禮,木性本含真?!?明 文徵明 《夏意》詩:“白日幽深茅屋靜,野情蕭散薴袍寬。” 清 黃景仁 《舟中詠懷》:“殊悲生事薄,聊覺野情勝?!?/p>
(2).天然情趣。 朱自清 《歐游雜記·巴黎》:“﹝花園﹞又整潔,又玲瓏,教人看著賞心悅目;可是沒有野情?!?/p>
華陽巾
道士所戴的一種帽子?!缎挛宕贰ぬ瞥紓鳌けR程》:“ 程 戴華陽巾,衣鶴氅,據(jù)幾決事?!?宋 王禹偁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公退之暇,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外更華陽巾,鶴氅,執(zhí)拂子上,拜壇畢,登壇介?!?/p>
葛衣
用葛布制成的夏衣?!俄n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唐 韓翃 《田倉曹東亭夏夜飲得春字》詩:“葛衣香有露,羅幕靜無塵?!?宋 陸游 《夜出偏門還三山》詩:“水風(fēng)吹葛衣,草露溼芒履?!?/p>
李至名句,夏日直秘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