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濺翻金縷袖,松風吹醒玉酡顏。
出自宋朝周紫芝《攤破浣溪沙/山花子》
蒼璧新敲小鳳團。赤泥開印煮清泉。醉捧纖纖雙玉筍,鷓鴣斑。雪浪濺翻金縷袖,松風吹醒玉酡顏。更待微甘回齒頰,且留連。
注釋參考
雪浪
(1).白色浪花。 唐 元稹 《遭風二十韻》:“俄驚四面云屏合,坐見千峯雪浪堆。”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三折:“則見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鄧中夏 《過洞庭》詩:“莽莽 洞庭湖 ,五日兩飛渡。雪浪拍長空,陰森疑鬼怒?!?/p>
(2).指鮮白的茶水。 宋 黃庭堅 《西江月·茶》詞:“已醺浮蟻嫩鵝黃,想見翻成雪浪?!?宋 黃庭堅 《阮郎歸·茶》詞:“消滯思,解塵煩,金甌雪浪翻。”
(3).揚起的積雪。 碧野 《在風雪邊境的路上》:“六匹馬掀起一陣陣雪浪,急急地在山間前進?!?/p>
(4).指雪浪石。 宋 蘇軾 《雪浪石》詩:“畫師爭摹雪浪勢,天公不見雷斧痕?!?金 元好問 《云峽》詩:“ 中山 雪浪空影像, 長安 鸚鵡猶紈綺。”
金縷
(1).指金縷衣。 三國 魏 曹丕 《營壽陵詔》:“喪亂以來, 漢 氏諸陵無不發(fā)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前蜀 韋莊 《清平樂》詞:“云解有情花解語,窣地繡羅金縷。”
(2).指金絲。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議婚》:“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 清 陳維崧 《采桑子·為汪蛟門題畫冊》詞之四:“玉樹宮墻,金縷鞋幫,膽怯潛提出洞房。”
(3).金屬制成的穗狀物。 南朝 梁簡文帝 《da{1*1}法頌》:“幢號摩尼,旛懸金縷?!?唐 溫庭筠 《定西番》詞:“雙鬢翠霞金縷,一枝春艷濃?!?華鍾彥 注:“金鏤,釵穗也?!?/p>
(4).曲調《金縷曲》、《金縷衣》的省稱。 唐 羅隱 《金陵思古》詩:“綺筵《金縷》無消息,一陣征帆過 海門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詞:“舉大白,聽《金縷》。” 明 唐寅 《題?!吩姡骸版虫眉t粉歌《金縷》,歌與桃花柳絮聽。” 清 李漁 《玉搔頭·呼嵩》:“常慮韶光同逝水,《金縷》一日歌千遍?!?/p>
(5).指柳條。 唐 戴叔倫 《長亭柳》詩:“雨搓金縷細,煙褭翠絲柔。”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華鍾彥 注:“金縷,柳條也?!?明 無名氏 《鳴鳳記·夏公命將》:“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金縷。”
松風
(1).松林之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薄赌鲜贰る[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遠自云中起,搖蕩云光山色里?!?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fā)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p>
(2).古琴曲《風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入朱絃?!?明 唐順之 《銅雀臺》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p>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凌景埏 校注:“松風,指茶?!?/p>
酡顏
[(of one's face) be flushed with wine] 飲酒臉紅的樣子。亦泛指臉紅
詳細解釋飲酒臉紅貌。亦泛指臉紅。 唐 白居易 《與諸客空腹飲》詩:“促膝纔飛白,酡顏已渥丹?!?唐 元稹 《酬樂天勸醉》詩:“酡顏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蘇曼殊 《東居雜詩》之十三:“酡顏欲語嬌無力,云髻新簪白玉花?!?/p>
周紫芝名句,攤破浣溪沙/山花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