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樓鑰《碩人居氏挽詞》:
頃侍尚書坐,曾聞閫助賢。
晤言成勇退,里謁戒私專。
夢斷構(gòu)江路,神傷薤露篇。
悼亡千里淚,疊嶂想新阡。
注釋參考
夢斷
猶夢醒。 唐 李白 《憶秦娥》詞:“簫聲咽, 秦 娥夢斷 秦 樓月?!?元 尹公遠 《尉遲杯·題盧古溪響碧琴所》詞:“何事夢斷湖山,尚 九里 松聲,八月潮怒?!?清 錢謙益 《西湖雜感》詩之五:“殘燈彷彿朱衣語,夢斷潮聲夜殷牀?!?/p>
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 江 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宋 蘇轍 《雨中陪子瞻同顏復(fù)長官送梁燾學(xué)士舟行歸汶上》詩:“不知江路長,但覺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璣還莆田》詩:“寒風(fēng)江路兼山路,落日長亭更短亭?!?/p>
(2).江邊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詩:“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
神傷
神傷 (shénshāng) 心中哀嘆、感傷 dispirited 古人見北雁南飛,花木凋零即黯然神傷薤露
(1).樂府《相和曲》名,是古代的挽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 晉 崔豹 《古今注》卷中:“《薤露》、《蒿里》,并喪歌也。出 田橫 門人, 橫 zi{1-1}殺,門人傷之,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也,亦謂人死,魂魄歸乎蒿里……至 孝武 時, 李延年 乃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為挽歌?!?宋 葉適 《張?zhí)崤e挽詞》詩:“長年慣唱漁家曲,難聽茲晨《薤露》聲。” 明 吾丘瑞 《運甓記·翦逆聞喪》:“歌《薤露》把泉臺卜葬。” 柳亞子 《題云間張瑞芝女士傳》詩:“ 九峰 三泖 魂歸未?怕聽人間《薤露》歌?!?/p>
(2).薤葉上的露水。 唐 裴铏 《傳奇·封陟》:“逝波難駐,西日易頽,花木不停,薤露非久?!?明 唐順之 《銅雀臺》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fēng)?!?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酸風(fēng)夜鳴,薤露競落,其竊告人生之脆者歟?!?/p>
樓鑰名句,碩人居氏挽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