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籀《擬古》:
六州齋榻釂分鵝,誰料延平最解歌。
蒲孤崔姝白樓少,闔閭吳館治容多。
頻煩畫戟凝薌寢,輟選鸞篦插皂羅。
勿俾臺(tái)山洞天侶,眇無劉阮醉顏酡。
注釋參考
頻煩
頻繁?!度龂?guó)志·蜀志·費(fèi)祎傳》:“以奉使稱旨,頻煩至 吳 。” 唐 韓愈 《袁州刺史謝上表》:“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宮,顯榮頻煩,稱效寂蔑?!?清 劉大櫆 《乞公建義倉引》:“彼其所入者多,則其所出者亦眾。淫侈于酒食,頻煩其燕會(huì),故雖粟米狼藉,而終歲之用猶苦其不給。”
畫戟
(1).古兵器名。因有彩飾,故稱。 唐 王維 《燕支行》:“畫戟彫戈白日寒,連旗大旆黃塵沒。” 宋 張孝祥 《蝶戀花·送劉恭父》詞:“畫戟斿閑刀入鞘。安石榴花,影落紅欄小。”《花月痕》第五四回:“一枝畫戟,東馳西突,所向披靡?!?/p>
(2).舊時(shí)常作為儀飾之用。 唐 韋應(yīng)物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詩:“兵衛(wèi)森畫戟,宴寢凝清香?!?宋 蘇軾 《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zèng)》之二:“森森畫戟擁朱輪,坐詠 梁公 覺有神?!?清 陳沂震 《試院即事》詩:“畫戟森嚴(yán)晝漏遲,凝香燕寢日斜時(shí)。”
鸞篦
鸞鳳形的篦梳。 唐 李賀 《秦宮詩》:“鸞篦奪得不還人,醉睡氍毹滿堂月?!?王琦 匯解:“鸞篦,必以鸞形象之也?!?葉蔥奇 注:“‘鸞篦’,以象牙或玳瑁製成鸞形的篦子?!?宋 秦觀 《江城子》詞:“玉笙度顫鸞篦。落花飛,為誰吹?!?明 鄭若庸 《玉玦記·祝壽》:“蓬壺上鶴算齊翻,繡幌內(nèi)鸞篦初整?!?/p>
皂羅
亦作“皁羅”。一種色黑質(zhì)薄的絲織品。亦指以皂羅制的頭巾。 宋 彭乘 《續(xù)墨客揮犀·視五色損目》:“ 李氏 有 江 南日,中書皆用皂羅糊屏風(fēng),所以養(yǎng)目也?!?宋 蘇軾 《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詩:“ 緑珠 吹笛何時(shí)見,欲把斜紅插皁羅?!薄督鹗贰ぽ浄鞠隆罚骸敖碇?,以皁羅若紗為之,上結(jié)方頂,折垂於后。”
蘇籀名句,擬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