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閣多遺典,吳臺(tái)訪闕文
出自唐代儲(chǔ)光羲《送沈校書吳中搜書》:
郊外亭皋遠(yuǎn),野中岐路分。
苑門臨渭水,山翠雜春云。
秦閣多遺典,吳臺(tái)訪闕文。
君王思校理,莫滯清江濆。
注釋參考
遺典
(1).指前代遺留下來的典章制度?!度龂尽侵尽ぶT葛恪傳》:“感《四牡》之遺典,思飲至之舊章?!?唐 柳宗元 《時(shí)令論上》:“其餘郊廟百祀,亦古之遺典,不可以廢。” 宋 蘇軾 《問魯猶三望》:“且夫 魯 雖不郊,而猶有三望者存焉,此夫子之所以存 周 之遺典也?!?/p>
(2).謂遺闕或違背典章制度。 元 范梈 《四月十六日指東華門奉迎香輿》詩:“百王盛祀無遺典,萬乘深居有至情?!?/p>
吳臺(tái)
指 春秋 吳王 闔閭 (一說 夫差 )所筑之 姑蘇臺(tái) (在 江蘇 吳縣 西南)。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吾有一親表,作《七夕》詩云:‘今夜 吳臺(tái) 鵲,亦共往填河?!?唐 駱賓王 《宿山莊》詩:“露積 吳臺(tái) 草,風(fēng)入 郢門 楸?!?唐 李嘉祐 《春日長安送從弟尉吳縣》詩:“人向 吳臺(tái) 遠(yuǎn),鶯飛 漢 苑多?!?/p>
闕文
(1).原指有疑暫缺的字。后亦指有意存疑而未寫出的文句?!墩撜Z·衛(wèi)靈公》:“吾猶及史之闕文也?!?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古之良史,於書字有疑則闕之,以待知者?!?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史之闕文,圣人所慎,若依義棄奇,則可與正文字矣。” 唐 韓愈 《復(fù)仇狀》:“最宜詳於律,而律無其條,非闕文也。蓋以為不許復(fù)讐,則傷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訓(xùn)?!?/p>
(2).脫漏的字句。 唐 元稹 《獨(dú)孤朗授尚書都官員外郎制》:“竄定闕文,裁成義類?!?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今閲二篇,又無是一句,信有闕文?!?魯迅 《花邊文學(xué)·“……”“□□□□”論補(bǔ)》:“‘□□’是國貨《穆天子傳》上就有這玩意兒,先生教我說:是闕文?!?/p>
(3).猶佚文。 晉 陸機(jī) 《文賦》:“收百世之闕文,採千載之遺韻?!?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賦》:“儲(chǔ)西國之闕文,採 東京 之逸記。”
(4).猶省文。 宋 沉括 《夢(mèng)溪筆談·故事一》:“惟翰林茶酒司止稱‘翰林司’,蓋相承闕文?!?/p>
儲(chǔ)光羲名句,送沈校書吳中搜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乞與高閒儻夙歉,閉門穩(wěn)臥舒疲心作者:釋正覺作品:解首座職事書記相招以偈力辭
- 浮天無盡處,望日計(jì)前程
-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作者:杜牧作品: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shí)牧欲赴
- 江南桃李盡,紅紫到百草作者:張耒作品:與潘仲達(dá)二首
- 蘆花多處竹陰底,砌作瑤堤不計(jì)層作者:楊萬里作品:午過橫林,回望惠山二首
- 午茶能散睡,卯酒善銷愁作者:白居易作品:府西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偶題十六韻
- 楊子?xùn)|園頭,下馬情眷眷
- 適遠(yuǎn)登薊丘,茲晨獨(dú)搔屑。作者:高適作品: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zèng)
- 道個(gè)青山常舉足,先師死后過長庚
- 一杯淡煮宜醒酒,千里何須更下鹽
- 3快樂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