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章封事步虛仙,來自東皇太乙邊
出自宋代林表民《送倪平仲高士歸天臺》:
綠章封事步虛仙,來自東皇太乙邊。
滿袖明珠出光怪,又隨溪月上歸船。
注釋參考
封事
(1).密封的奏章。古時(shí)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緘,故稱?!稘h書·宣帝紀(jì)》:“上始親政事,又思報(bào)大將軍功德,乃復(fù)使 樂平侯 山 領(lǐng)尚書事,而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薄逗鬂h書·明帝紀(jì)》:“於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李賢 注:“ 宣帝 始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領(lǐng)尚書者先發(fā)副封,所言不善,屏而不奏。后 魏相 奏去副封,以防擁蔽?!?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自 漢 置八儀,密奏陰陽,皂囊封板,故曰封事?!?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四兇》:“ 磻叟 蒞事未終考秩,拋官詣闕上封事,通義 劉公 引為羽翼,非時(shí)召對數(shù)刻, 磻叟 所陳,凡數(shù)十節(jié),備究時(shí)病?!?清 朱彝尊 《興化李先生清壽》詩:“曾聞過江上封事,神人觀聽交歡忻。”
(2).封禪。《史記·封禪書》:“諸儒生既絀,不得與用于封事之禮,聞 始皇 遇風(fēng)雨,則譏之?!?/p>
步虛
(1).道士唱經(jīng)禮贊。 唐 李白 《題隨州紫陽先生壁》詩:“喘息飡妙氣,步虛吟真聲?!?王琦 注引《異苑》:“ 陳思王 游山,忽聞空里誦經(jīng)聲,清遠(yuǎn)遒亮,解音者則而寫之,為神仙聲。道士效之,作步虛聲?!?唐 施肩吾 《聞山中步虛聲》詩:“何人步虛南峯頂,鶴唳九天霜月冷。”《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宣和元年》:“都城暴水,遣 靈素 厭勝,方率其徒步虛城上,役夫爭舉梃將擊之,走而免。” 明 無名氏 《精忠記·兆夢》:“小道小道,其實(shí)玄妙,善能步虛,又會佐醮?!?/p>
(2).見“ 步虛詞 ”。
(3).指道家傳說中神仙的凌空步行。《漢武帝內(nèi)傳》:“可以步虛,可以隱形。長生久視,還白留青?!?明 劉基 《升天行》:“中夜集五靈,步虛欵天關(guān)?!?清 蔣士銓 《第二碑·留香》:“浩氣長生,靈旗暗閃,且喜時(shí)逢清晏,歲際豐盈,不免步虛巡按一回?!?/p>
來自
來自 (láizì) 表示來源,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過賦與、移轉(zhuǎn)、演繹、模仿或再生而發(fā)生 derive from;originate from;come from; stem from; spring from 主要收入來自開采煤礦東皇
(1).指天神 東皇太一 。 南朝 齊 謝朓 《賽敬亭山廟喜雨》詩:“秉玉朝羣帝,樽桂迎 東皇 ?!?唐 劉禹錫 《武陵書懷五十韻》:“俗尚 東皇 祀,謡傳 義帝 寃?!?元 陳樵 《碧落洞》詩:“杖頭化作光明燭,愿逐 東皇 下九垓?!眳⒁姟?東皇太一 ”。
(2).指司春之神。 唐 戴叔倫 《暮春感懷》詩:“ 東皇 去后韶華在,老圃寒香別有秋?!?宋 姜夔 《卜算子·梅花八詠》詞:“長信昨來看,憶共 東皇 醉。此樹婆娑一惘然,苔蘚生春意?!?明 陳所聞 《懶畫眉·春閨四詠》曲:“愁他春盡問 東皇 ,為甚不住些兒去得忙?!?郁達(dá)夫 《除夜奉懷》詩:“明朝欲向空山遁,為恐 東皇 笑我癡?!?/p>
太乙
太乙 (tài yǐ)星名。在紫微宮閶闔門中。
山名。在陝西省郿縣東南,即太白山。
唐.王維.終南山詩:「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神仙。見道藏本搜神記.卷一.太乙。
林表民名句,送倪平仲高士歸天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