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之望《再和》: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shù)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早歲嘗為梁甫吟,中途已失邯鄲步。
窮通有命常自樂,幽顯無慚方不懼。
每讀商書戒十愆,不憂漢法干三互。
奔走頻驚使節(jié)光,叨逾敢嘆儒冠誤。
車下奪牛任客疑,水中見蟹從人怒。
怨恩肯效兒女語,正直猶希鬼神護。
平生事業(yè)在方冊,將老精神弊泉布。
九重德意日邊遠,十萬師徒關外聚。
不令圣澤皆下沾,寧免吾皇尚西顧。
上為朝廷廣霖雨,下令郡邑清蒙霧。
乘軺無術漫觀風,分陜維賢倚行露。
青天云霧昔曾披,綠水芙蓉今密附。
郊坰小隊連后乘,燕寢清香同妙炷。
鳥雀難偕鴻鵠飛,駑駘暫逐驊騮鶩。
自憐落落王平子,遇此汪汪黃叔度。
但憂溫詔趣公歸,蔭宇不容孤跡寓。
注釋參考
朝廷
朝廷 (cháotíng)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tǒng)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 imperial court;imperial government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戰(zhàn)國策·齊策》 吾恐上負朝廷,下愧吾師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霖雨
霖雨 (línyǔ) 連綿大雨 long-continued heavy rain 比喻恩澤 bounties bestowed by a monarch or an official下令
下令 (xiàlìng) 下達命令,尤其根據正式的或強制的法規(guī)的命令 direct;give orders 法庭決議下令把那些人接到法庭審訊 發(fā)布命令 call 下令舉行罷工郡邑
府縣。 唐 元稹 《茅舍》詩:“牧民未及久,郡邑紛如化?!?清 方文 《贈錢馭少》詩:“風塵催戰(zhàn)鼓,郡邑走降書。” 清 孫枝蔚 《代書寄呈大兄伯發(fā)》詩:“郡邑久蕭條,如患染肢膚?!?/p>
王之望名句,再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