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如百鍊精,不為燥濕易
出自宋代司馬光《昔別贈宋復古張景淳》:
昔別如飛蓬,飄蕩隨所適。
那知十六載,卮酒對今夕。
渺然思舊游,間不容一息。
百年詎幾何,會事難屢得。
復古素愷悌,志行重金錫。
皎如百鍊精,不為燥濕易。
景游氣高逸,潔蕩誰與敵。
下筆驚雷霆,龍蛇走屋壁。
居然器業(yè)美,但有富貴逼。
佗時綰金印,羈束愈愁寂。
須窮今日歡,決意浮大白。
勿辭簪弁傾,頹然倒樽席。
注釋參考
百鍊
1.亦作“ 百煉 ”。多次鍛煉;久經(jīng)磨煉。 漢 應(yīng)劭 《漢官儀》卷上:“金取堅剛,百鍊不秏?!薄度龂尽の褐尽ご掮鼈鳌罚骸?孫 ( 孫禮 )疏亮亢烈,剛簡能斷; 盧 ( 盧毓 )清警明禮,百鍊不消,皆公才也?!?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三昧上真炁已全,百煉中凡心俱浄?!?/p>
2.寶刀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寶刀三……一曰百鍊,二曰青犢,三曰漏影?!?/p>
不為
(1).不做;不干?!对姟ばl(wèi)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王念孫 《讀書雜志·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薄痘茨献印け窘?jīng)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注:“不為,不成也?!?/p>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先破后承,始開終結(jié),內(nèi)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p>
(1).不因為?!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疤煨杏谐?,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p>
(2).不為了?!稘h書·揚雄傳下》:“蓋聞圣主之養(yǎng)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顏師古 注:“言憂百姓也?!?/p>
燥濕
(1).干燥和潮濕?!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百e至如歸,無寧菑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濕?!薄秴问洗呵铩ぶ丶骸罚骸拔粝仁ネ酢錇閷m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溼而已矣?!?高誘 注:“燥謂陽炎,溼謂雨露?!?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絃。” 清 譚嗣同 《與沉小沂書》之二:“凡物春夏則漲,秋冬則縮,寒暑燥濕使然也?!?/p>
(2).指日常生活起居?!稘h書·丙吉傳》:“ 吉 即時病,輒使臣 尊 朝夕請問皇孫,視省席蓐燥濕?!薄度龂尽侵尽ゑ樈y(tǒng)傳》:“常勸 權(quán) 以尊賢接士,勤求損益,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溼,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人之居處,避濕就燥。問其燥濕者,問其居處何如也?!?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銘》:“吾婦幼失母,專其事母者事父,及后母遺腹弟。調(diào)燥濕,御侵侮,皆與其勞?!?/p>
(3).指世態(tài)炎涼。 漢 蔡邕 《辭郡辟讓申屠蟠書》:“﹝ 申屠蟠 ﹞安貧樂潛,味道守真,不為燥溼輕重,不為窮達易節(jié)?!?唐 陸龜蒙 《幽居賦》:“頌厥土之三壤,託高風之四鄰,纔祛燥濕,稍遠囂塵。” 宋 司馬光 《昔別贈宋復古張景淳》詩:“皎如百鍊精,不為燥濕易?!?/p>
(4).中醫(yī)指燥熱或寒濕的癥侯?!缎咽篮阊浴だ畹廊霜毑皆崎T》:“醫(yī)者意也……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或近山或近水,就與他分個燥濕?!?/p>
司馬光名句,昔別贈宋復古張景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