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書當(dāng)借物外書,洗除塵坌觀浮虛
出自宋代王洋《借笠澤叢書于陳長卿以詩還之》:
親見子云豸不揚,遲以歲月名自彰,松江笠澤幾多地,古今三作勝士場。
鴟夷已去乘海航,季鷹撫事驚秋霜。
五百年間天隨子,汀洲杜若齊芬芳。
筆床花灶湖光里,欸乃聲中弄清泚。
有廚無煙斧爨空,過午懸簞藜莧美。
詩窮文怪兩奇絕,造化別分閑日月。
一峰下嶺晚當(dāng)門,四頰寒鱸夜飛雪。
甘同世上伏臘勤,肯作人間觴豆客。
辟書不為救口忙,銜命終辭一官熱。
借書當(dāng)借物外書,洗除塵坌觀浮虛。
異時曾此一過眼,故人相遇誠歡娛樂。
翩然好去追黃鵠,酒無兩郗歌一曲。
注釋參考
外書
佛教徒稱佛經(jīng)以外的書籍為外書。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顏光祿》:“所謂慈護(hù)者,誰氏之子?若據(jù)外書報應(yīng)之説,皆吾所謂權(quán)教者耳?!庇帧傲?xí)神仙者亦以修煉以外的書為外書?!薄短綇V記》卷二○二引 宋 龐元英 《談藪·陶弘景》:“先生嘗曰:‘我讀外書未滿萬卷,以內(nèi)學(xué)兼之,乃當(dāng)小出耳?!眳⒁姟?內(nèi)書 ”。
洗除
清除?!端螘っ鞯奂o(jì)》:“犯鄉(xiāng)論清議,贓污淫盜,并悉洗除?!?/p>
塵坌
(1).灰塵,塵土?!独m(xù)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四年》:“在班殿直 劉歸仁 率眾南奔,相繼而潰。入塞者三萬人,塵坌四起,居人駭散。”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一》:“一日,天大風(fēng),晦冥良久,既霽,於塵坌中得一好女子?!?清 黃宗羲 《永樂寺碑記》:“污邪市井,未嘗擇地,塵坌滿室,但供邨婦里老之游息?!?/p>
(2).塵俗;世俗之人。 唐 呂巖 《七言》詩之四:“藥就功成身羽化,更拋塵坌出凡流。” 宋 蘇舜欽 《和鄰幾登緐臺塔》詩:“迥然塵坌隔,頓覺襟抱舒?!?明 宋濂 《蘭隱亭記》:“ 華卿 性清脩,不與塵坌交,并皦皦然屹立物外?!?/p>
(3).比喻卑下的處境或微賤之物。 明 徐霖 《繡襦記·厭習(xí)風(fēng)塵》:“老身 李大媽 是也,本係 劍南 人氏,不幸夫主早亡,失身塵坌,流寓 長安 。” 明 屠隆 《曇花記·辭家訪道》:“煙姿霞韻,也應(yīng)知生來往因,把金章紫綬看塵坌。”
浮虛
(1).華而不實?!度龂尽の褐尽ね趺C傳》“亦歷注經(jīng)傳,頗傳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是以志學(xué)之士,遂復(fù)陵遲;而末求浮虛者,各競逐也?!薄杜f唐書·薛登傳》:“不以指實為本,而以浮虛為貴。” 宋 陸游 《上殿札子》之二:“浮虛失實,華藻害道。”
(2).空虛。 清 劉大櫆 《祭左和中文》:“親交歘以遒盡兮,夫乃知人世之浮虛?!?/p>
(3).指 魏 晉 清談的虛無玄理?!妒勒f新語·輕詆》“ 桓公 入 洛 ”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王夷甫 ﹞將為 石勒 所殺,謂人曰:‘吾等若不祖尚浮虛,不至於此?!薄稌x書·裴頠傳》:“ 何晏 、 阮籍 素有高名於世,口談浮虛,不遵禮法,尸祿耽寵,仕不事事?!薄顿Y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年》:“ 晉 有 王衍 為三公,祖尚浮虛,致中原板蕩?!?/p>
(4).中醫(yī)名詞。指虛腫。《素問·六元正紀(jì)大論》:“陽明所至為浮虛?!?王冰 注:“浮虛:薄腫,按之復(fù)起也?!?/p>
王洋名句,借笠澤叢書于陳長卿以詩還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