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轍《堂成》:
筑室三年,堂成可居。
我初不知,諸子勞劬。
父母老矣,風(fēng)雨未除。
橐裝幾何,勿問(wèn)有無(wú)。
伐木於山,因此舊廬。
不約不豐,燕處無(wú)余。
堂開六楹,南北四筵。
晝明速然,夜冥黯然。
四鄰無(wú)聲,布被粗氈。
身非蚌螺,一睡經(jīng)年。
夜如何其,趺坐燕安。
善惡不恩,此心自圓。
東廂靖深,以奉嘗烝。
老佛之廬,朝香夜燈。
西廂千卷,圖書之林。
先人所遺,子孫是承。
杖屐經(jīng)行,直如引繩。
顧視而笑,此如我心。
諸子之室,左右吾背。
將食擊板,一系而會(huì)。
瓜畦芋區(qū),分布其外。
鋤去瓦礫,壤而不塊。
廢井重浚,泉眼仍在。
轆轤雷鳴,甘雨時(shí)霈。
園夫能勤,家足于菜。
有客叩門,賀我堂成。
揖客而笑,念我平生。
三世讀書,粗免躬耕。
明窗修竹,惟我與兄。
蔭映茅茨,吐論崢嶸。
猖狂妄行,以得此名。
老而求安,匪以為榮。
注釋參考
蔭映
覆照;覆映。 晉 左思 《吳都賦》:“諠譁喤呷,芬葩蔭映?!薄稌x紀(jì)·中宗元皇帝》:“﹝ 周顗 ﹞善于俛仰應(yīng)答,精神足以蔭映數(shù)人?!薄稌x書·赫連勃勃載記》:“可以蔭映萬(wàn)邦,光覆四海?!?/p>
茅茨
亦作“茆茨”。1.茅草蓋的屋頂。亦指茅屋。《墨子·三辯》:“昔者 堯 舜 有茅茨者,且以為禮,且以為樂(lè)?!薄俄n非子·五蠹》:“ 堯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唐 錢起 《早渡伊川見舊鄰作》詩(shī):“村落通白云,茆茨隱紅葉?!?清 侯方域 《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公歸而無(wú)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數(shù)椽,意泊如也?!?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乃於園中筑茅茨,擇美婢往侍?!?/p>
(2).指簡(jiǎn)陋的居室。引申為平民里巷。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不慕榮宦,身安茅茨?!?宋 蘇軾 《內(nèi)中御侍以下賀太皇太后年節(jié)詞語(yǔ)》:“求賢審官,拔士茆茨之下?!?清 陳田 《明詩(shī)紀(jì)事戊籤·華察》引 陳臥子 曰:“ 子潛 清儉,似茅茨下人?!?/p>
(3).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唐 清晝 湯衡 《懷李司直縱聯(lián)句》:“幽獨(dú)何以慰,友人顧茅茨?!?宋 王安石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詩(shī):“但愿一門皆貴仕,時(shí)將車馬過(guò)茆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未修地主之儀,忽叨盛饌,於理不當(dāng)。茅茨不遠(yuǎn),可便下榻?!?/p>
吐論
(1).發(fā)議論、評(píng)論或作辯論。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形解驗(yàn)?zāi)?,吐論知凝神?!薄赌鲜贰ね跛歼h(yuǎn)傳》:“見 明士 蓬頭散帶,終日酣醉,吐論從橫,唐突卿宰,便復(fù)憶見 思遠(yuǎn) ?!?唐 黃滔 《贈(zèng)懷光上人》詩(shī):“過(guò)午休齋慣,離經(jīng)吐論高。”
(2).指寫作論說(shuō)、辯論文字。 宋 蔡襄 《士伸知己賦》:“ 非 五難而吐論, 和 再刖而處窮?!?/p>
崢嶸
崢嶸 (zhēngróng) 形容山的高峻突?;蚪ㄖ锏母叽舐柫?towering;be lofty and steep 高峻的山峰 lofty and steep peak 敢請(qǐng)相公平賊后,暫攜諸吏上崢嶸?!啤?韓愈《奉和裴相公東征途經(jīng)女兒山下作》 高爽空曠 high and open 舉目四顧,霜天崢嶸?!啤?李白《金陵與諸賢送權(quán)十一序》 魁梧 be big and strong 形容典雅,體段崢嶸?!段饔斡洝? 卓異,不平凡 extraordinary;outstanding 元龍( 陳登)本志陋曹吳,豪氣崢嶸老不除,—— 蘇軾《和劉景文見贈(zèng)》蘇轍名句,堂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糖豆人投球入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