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冢墓高嵯峨
出自唐代白居易《雜曲歌辭。浩歌行》:
天長地久無終畢,昨夜今朝又明日。
鬢發(fā)蒼浪牙齒疏,不覺身年四十七。
前去五十有幾年?把鏡照面心茫然。
既無長繩系白日,又無大藥駐朱顏。
朱顏日漸不如故,青史功名在何處?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
去復(fù)去兮如長何,東流赴海無回波。
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冢墓高嵯峨。
古來如此非獨(dú)我,未死有酒且高歌。
顏回短命伯夷餓,我今所得亦已多。
功名富貴須待命,命若不來知奈何。
注釋參考
貴賤
貴賤 (guìjiàn) 〈方〉∶不管怎么樣;無論如何;反正 in any case 我勸了他半天,貴賤不聽歸盡
謂死?!段倪x·陶潛<?xì)w去來辭>》:“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 李善 注:“《家語》, 孔子 曰:‘化於陰陽,象形而發(fā)謂之生,化窮數(shù)盡謂之死?!肚f子》曰:‘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p>
北邙
亦作“ 北芒 ”。1.山名。即 邙山 。因在 洛陽 之北,故名。 東漢 、 魏 、 晉 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 漢 梁鴻 《五噫歌》:“陟彼 北芒 兮,噫!顧瞻帝京兮,噫!” 唐 沉佺期 《邙山》詩:“ 北邙山 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duì) 洛城 ?!薄都t樓夢(mèng)》第一回:“三劫后,我在 北邙山 等你,會(huì)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hào)?!?/p>
(2).借指墓地或墳?zāi)埂?晉 陶潛 《擬古》詩之四:“一旦百歲后,相與還北邙?!?唐 歐陽詹 《觀送葬》詩:“何事悲酸淚滿巾,浮生共是北邙塵?!?明 徐渭 《雌木蘭》第一出:“聽提刀廝殺把眉攢,長嗟嘆道:‘兩口兒北邙近也,女孩兒東坦蕭然。’” 王闿運(yùn) 《哀江南賦》:“鬼躑躅于北邙,人蕭條于東市。”
冢墓
墳?zāi)??!妒酚洝ぬ飭瘟袀鳌罚骸拔釕?燕 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為寒心?!?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兩都多 漢 唐 王公冢墓。”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大過卦辭》:“大過卦者義不嘉,冢墓枯楊無英華?!?魯迅 《花邊文學(xué)·清明時(shí)節(jié)》:“不過古來的冢墓,卻大抵被發(fā)掘者居多?!?/p>
嵯峨
嵯峨 (cuó’é) 形容山勢(shì)高峻 high and steep(mountain)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鸥Α督贰?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白居易名句,雜曲歌辭。浩歌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