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有聲《重修圣濟院》:
蒙泉距宜春,相去百余里。
有僧來問余,借問何姓氏。
乃余昔所敬,見之蹙然喜。
敘余語未既,省記到山始。
屋廬今何如,舊者存有幾。
一別十八年,再見復在此。
僧云勝前,百蠹費更理。
昔茅塞蹊徑,今道平如砥。
昔門不容蓋,今可駟結軌。
昔堂地一坳,今去天尺咫。
惲飛兩廡列,翼從萬瓦起。
古殿布丹雘,云龕照青紫。
臨流地寬曠,一帶碧清泚。
竹院密回環(huán),松關秀兩峙。
幾巒對青眼,泉石洗幽耳。
最上兩龍湫,層巖狀奇詭。
水旱凡禱祈,響答應甚邇。
載念此招提,明禪祖其址。
傳燈焰不續(xù),老子心所恥。
莊嚴七寶界,因果非偶爾。
問余求篇題,以為歲月紀。
余老書最拙,況在塵箠里。
欲到身未能,欲轟請未已。
忽然若天會,拈筆書滿紙。
大空一浮漚,無成亦無毀。
廣闊包八荒,斂藏歸一指。
道足滿須彌。
意合在梯米。
幻成如是觀,佛亦不在是。
虛空白且光,澄波靜無滓。
四山時出云,一月照徹底。
天開道門庭,不斷佛種子。
心地日杲杲,光照千萬祀。
注釋參考
丹雘
(1).可供涂飾的紅色顏料。《書·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樸斲,惟其涂丹雘?!?孔穎達 疏:“雘是彩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志·記恭請圣語》:“﹝上﹞從至 翠寒堂 ,棟宇顯敞,不加丹雘?!?明 楊慎 《藝林伐山·印色》:“今之紫粉,古謂之芝泥;今之錦砂,古謂之丹雘,皆濡印染籀之具也。”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祠宇﹞規(guī)模宏壯,丹雘彰施,備極絢爛?!?/p>
(2).涂飾色彩。 唐 羅隱 《讒書·木偶人》:“其后 徐 之境以雕木為戲,丹雘之,衣服之。” 元 方回 《估客樂》詩:“養(yǎng)犬喂肉睡氊毯,馬廄驢槽亦丹雘?!?清 龔自珍 《與人箋》八:“門庭丹雘,奕奕華好?!?/p>
(3).比喻君王的恩澤?!段倪x·顏延年<和謝監(jiān)靈運>》:“伊昔遘多幸,秉筆侍兩閨。雖慙丹雘施,未謂玄素睽?!?李善 注:“丹雘,喻君恩也?!?/p>
(4).猶言藻飾。 清 吳偉業(yè) 《送宛陵施愚山提學山東》詩之三:“伊昔 嘉 隆 時,文章尚丹雘?!?/p>
青紫
青紫 (qīngzǐ) 指古代高官印綬、服飾的顏色。比喻高官顯爵 livid purple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xiāng)。——杜甫《夏夜嘆》 見“發(fā)紺” cyanosis陳有聲名句,重修圣濟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