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韋應物《送陸侍御還越》
居藩久不樂,遇子聊一欣。英聲頗籍甚,交辟乃時珍。
繡衣過舊里,驄馬輝四鄰。敬恭尊郡守,箋簡具州民。
謬忝誠所愧,思懷方見申。置榻宿清夜,加籩宴良辰。
遵途還盛府,行舫繞長津。自有賢方伯,得此文翰賓。
注釋參考
方伯
殷 周 時代一方諸侯之長。后泛稱地方長官。 漢 以來之刺史, 唐 之采訪使、觀察使, 明 清 之布政使均稱“方伯”。《禮記·王制》:“天子百里之內(nèi)以共官,千里之內(nèi)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薄妒酚洝ぶ鼙炯o》:“ 周 室衰微,諸侯彊并弱, 齊 、 楚 、 秦 、 晉 始大,政由方伯?!?裴駰 集解引 鄭司農(nóng) 曰:“長諸侯為方伯。”《漢書·何武傳》:“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唐 韓愈 《送許使君刺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與卑鄙庸陋相應答如影響。”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薦章交上,升任 黔 中廉訪使,旋升方伯,改授 云南 巡撫?!?/p>